1.在“金川门之变”中,守城的二十万将士为何不战而降?

2.朱棣在攻进南京城的时候,为什么要大肆杀戮呢?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

3.靖难之役朱棣只攻破了南京,其他地方不费一兵一卒,为何天下臣服?

4.靖难之役当时的战况

在“金川门之变”中,守城的二十万将士为何不战而降?

朱棣进攻南京路线-朱棣攻克南京之战

金川门之变直接使得燕王朱棣的叛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城高池深的南京城,使靖难之役得以成功,朱棣成功夺取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自己当了皇上,变成了永乐皇帝。1402年过关斩将的朱棣挥师向明朝都城南京进军,六月初三打过长江,占领镇江之后,驻守在南京附近的龙潭。

朱棣不敢轻易攻城,因为南京城,众所周知,是朱元璋花了20多年建造的非常坚固的城池防御设施,全城120里,外郭有16道城门,内城还有13个城门,况且城内还有20万数据。鉴于济南一战,燕王军队鲁莽攻城,铁铉率残兵给予其重创,损失惨重的教训,朱棣不敢立即攻城。结果却由于金川门之变,城内的建文帝居然没有组织居民守城,南京城门不战而开,朱棣大军纷纷涌入。朱棣成功夺取了他侄儿建文帝的皇位。

当朱棣大军到达南京城下的时候,建文帝的朝臣们开始军心浮动,有些人主张撤到浙江沿海一带,有人主张撤到湖南、湖北一带。唯有方孝孺力主守城。方孝孺认为现在南京城高达建筑,城内有20万守军,粮食充足,最主要的是外面还有两股援军,一股在凤阳,一股在淮南。20万守军坚持一段时间,等到援军到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建文帝是采纳了方孝孺的建议的。为了能够稳住朱棣,建文帝使用了缓兵之计,接连派出了大臣李景隆、安王、谷王等皇叔以及自己的母亲出城跟朱棣议和。

朱棣是绝对不会接受议和的,不会让到手的鸭子从嘴边飞掉。金川门之变是因为建文帝团队内出现了叛徒。建文帝最信任的人背叛了他,一个是李景隆,他是开国功臣李文忠的儿子,另一个人便是谷王朱惠。这两个人趁出城谈判之机,跟朱棣达成了协议。此二人守卫的是金川门,6月13日当朱棣大军到达金川门的时候,他们就打开了大门,让朱棣大军堂而皇之进入南京城。20万明朝守军顿时毫无斗志,顷刻瓦解。

朱棣在攻进南京城的时候,为什么要大肆杀戮呢?事情的真相是怎样的?

鄙人人为朱棣攻击进入南京要大开杀戒的原因大概是:

1,立威,消除异己,威胁骑墙派

首先,众所周知,朱棣是靠着闪电战,一路粘着李景隆的主力,一路直插到南京城下,用大刀片子直接砸开了南京皇城的宫门,所以对于南京城中,这个大明初年的权力中心的,那些对朱允炆掌权有既得利益的人,以及对封建正统观念执着的人来说,实在不能接受的,故此,朱棣的叛军一进城后,马上就是展开杀戮 ,直接了当,对南京城中的异己们,展开甄别和清除。

朱棣要通过立威,在第一时间,简单和高效地,让那些企图反抗的朱允炆势力旧臣们,感到近在咫尺。如长刀抵脖颈的威胁。同时朱棣进城就开始杀戮,也有以此让一些骑墙和中立的人们,再次考虑了自己立场,做出自己的选择。让自己一方的虎狼之师,再过一把杀戮,博富贵的瘾!

2,建文旧臣,没一个?好东西?,直接抹掉建文帝在朝堂上痕迹

其次,棣进城就开杀,就是有用务实的,因为这样产生的肃杀的气场,足以让很多人不寒而栗。同时,朱棣进攻南京的打着名义,就是?清君侧?,并且血洗诸大臣,就是理所应当的,因为在朱棣的?眼?中,这些建文的朝堂旧臣没有一个?好东西?,所以,他们应该被清洗掉。然后换上自己的手下,朱棣用自己的屠刀,要为自己手下的权位,杀出些位置。进而为自己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开创一个先机。争取,一劳永逸地直接抹掉建文帝和支持者们,在朝堂的痕迹!

3,朱棣凶残,为了集权

再次,明朝大臣和皇帝的关系,很紧张,因为集权的原因,大臣们往往不会被皇帝当成人,所以为了集权,就是朱棣杀戮大臣的根本原因。

靖难之役朱棣只攻破了南京,其他地方不费一兵一卒,为何天下臣服?

发生在明朝的靖难之役,其实与发生在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地方藩王反抗中央朝廷的战争,只不过西汉的吴楚七国之乱失败了,明朝的靖难之役成功了,靖难之役的本质是建文帝削藩引发的,实际上还是分封制导致地方藩王势力尾大不掉引发的。

朱元璋在生前把自己的孙子朱允炆立为继承人,这多少让他还健在的儿子们不满,比如燕王朱棣,是朱元璋所有儿子最英勇善战,而且军功很多,又是镇守在明朝最北的边境防御蒙古的,手上有十万边防军,是藩王中势力最大的。

除了朱棣,朱元璋几乎所有的儿子都被分封为藩王,而且都有或多或少的兵权,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让朱家子弟共同拱卫明朝,但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后,这些藩王的存在让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视作帝位最大的威胁。

朱允炆年轻气盛,从政经验不足,而那些镇守四方的藩王都是建文帝朱允炆叔叔辈的人物,年轻的皇帝一上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藩,也许还没上台他就在计划了,只是碍于朱元璋的存在,朱允炆的削藩没有错,但是,他的削藩太过急躁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朱允炆上台没几个月,就一口气削了掉了五个藩王,他的原则是:先弱后强。先把势力弱的藩王削掉,再对势力强的藩王动手,一年之内削掉了五个藩王,其中四个被贬为庶人,一个被逼自焚而,朱允炆对待自己叔叔的手段一点也不弱势,而是强势和雷厉风行。

这样一来,任何一个藩王也会知道年轻的建文帝下一步会做什么了,而且这么严厉的削藩手段简直就是逼着藩王造反,被削掉的五个藩王就是榜样,不是被贬为庶人就是被逼自杀,没有第三条路,想想看,从王爷到平民或者罪人,如此大的人生落差,有几个王爷会心甘情愿的,所以朱棣的反抗并不奇怪。

朱允炆在削夺五个弱势的藩王,也给了朱棣准备的时间,朱棣甚至通装病和装疯以麻痹朝廷,等到朱允炆向朱棣下手时,朱棣已经有所准备,当朝廷准备派兵抓捕朱棣时,朱棣率领800勇士起兵,当即斩杀了燕王府中亲近朝廷的官兵,然后控制了整个北平城,在朝廷征发大军攻打前,朱棣还扫清了北平外围忠于朝廷的城池,这个时候的朱棣已经拥兵数万。

即使如此,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朱棣仅有燕王封地及周边城池,而朱允炆却是正宗的大明天子,坐拥除北平及周边之外所有的地盘,真比实力的话,朱允炆的硬实力是朱棣的十倍,而且朱炆是朱元璋选定的皇帝,有着正统的名义,在名义上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但是,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以朱允炆的失败而告终,朱棣的成功除了军事上的成功,还有政治上的成功,所谓军事上的成功就是朱棣成功攻入了明朝都城南京城,而政治上的成功就是朱棣争取了很多朝廷大臣的支持,比如南京空虚很有可能就是朱允炆身边的人告诉朱棣的,然后朱棣就率军来了一次斩首行动,放弃与朝廷军队一城一池的争夺,而是选择直接攻打南京。

当朱棣大军到达南京时,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开南京城的金川门迎接朱棣入城,朱棣没攻城就直接进入了南京城,这也就注定了朱允炆的失败,因为南京城空虚,忠于朝廷的军队都在北方与忠于燕王朱棣的军队在对峙,都没有想到朱棣敢孤军深入南京偷袭得手。

朱棣攻入南京后,朱允炆不知去向,但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棣成功了,朱允炆失败了,然后整个明朝天下不需要朱棣一城一池地争夺,全部臣服于朱棣,包括之前还在跟燕王军队对峙的朝廷军队也是一样,因为他们的皇帝朱允炆失败了,朱棣的战略就是擒贼先擒王的战略,朱允炆没了,自然全天下都臣服了。

那么其他地方为什么这么轻易就臣服呢?

朱棣在攻入南京前 ,真正控制的地方也就是北方一部分地区,总体控制地盘不到明朝总国土的十分之一,就算加上都城南京也是如此,即使如此,仍然天下臣服,有几个原因:

一、靖难之役的本质是叔叔与侄子争夺帝位。

虽然靖仅之役的引发是削藩,但是战争一开打,就转变为帝位之争,朱棣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是朱元璋亲自选定的继承人,这是老朱家的叔叔与侄子在争夺皇帝之位,这是朱家的家事,外人一般不敢插手,也不敢站队,最好的办法就是观望,然后再投靠胜利者。

为何不敢插手,也不敢站队呢?因为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朱棣和朱允炆谁是最后的胜利者,万一站错了队,那可是杀身之祸,祸及三族的重罪,所以观望是最好的选择,别说明朝的地方官了,就是朱允炆朝廷中的官员,在朱棣进南京后,都表示拥戴。

因为不拥戴的,都会被杀,比如方孝孺不愿意投靠朱棣,被诛杀十族,没有人愿意,只能跟着投靠朱棣。

二、整个天下没有人比朱棣的实力更强了。

历经三年的靖难之役,是朱棣一战一战打出来的,朱棣的实力从起兵之初的800人,到攻下南京后至少也有十余万人,整个天下没有人能与朱棣争天下了,连皇帝朱允炆都失败了,还有谁呢?

明朝初年镇守边境的都是朱元璋的子孙亲戚,实力最强的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但是宁王朱权已经被朱棣控制了,朱棣算是天下最强大的藩王,朝廷都不是他的对手,谁有实力跟他斗,朱棣虽然没有控制全天下,但全天下没有人有实力跟朱棣争,南方尽管有很大的地盘,但他们只能忠于靖难之役的胜利者,否则就是自取灭亡。

再说说明朝的军制,明朝的军队包括京军和地方军,京军就是拱卫生都城朝廷直属军队,在几年的靖难之役中,这批军队大部分败给了朱棣,一部分投降了朱棣,京军基本上在朱允炆手中覆没了,而地方军包括边防军、卫军和民兵,边防军就是以朱棣为首的藩王所率领的军队,而卫军与民兵已经大量被朱允炆征召对抗朱棣。

所以尽管朱棣没有征服大部分地区,但是大部分地区已经无兵可用,朱允炆在南京时还在等他派出去官员到地方招兵,但没有回来,即使有,也是失败,全国的军队不是控制在朱棣手上,就是被朱棣打败,谁敢反朱棣,只有投靠朱棣了,所以尽管朱棣只控制了全国很小的地方,但天下的局势已经明朗了,就是拥立朱棣称帝。

靖难之役当时的战况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朝廷。 朱元璋当国时,恐权臣篡权,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说:“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棣以此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争夺战争为“靖难之役”。 朱棣起兵不久,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经过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也无将可用,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将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伐燕。建文元年八月,师至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不备,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建文帝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李景隆本是绔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50万,进抵河涧驻扎。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还撤去了芦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芦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布署,拼守卫。李景隆则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南军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 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直趋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宁为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攻破大宁后,挟持宁王回北平,合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军队。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燕军内外夹攻,南军不敌,李景隆乘夜率先逃跑,退至德州。次日,士兵听说主帅已逃,“乃弃兵粮,晨夜南奔”。 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于白沟河。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军跟踪追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遂回撤北平。李景隆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代之以盛庸。 建文二年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借朱能援军的接应才得以突围。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兵败后,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打败敌手。 建文三年(140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燕军夺得的城池虽多,但往往得而复失,不能巩固。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南京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南京城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据此决定举兵南下,直指京城。 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四月,燕军进抵宿州,自此,燕军士气大振,南军益弱。朱棣率军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 建文帝曾想以割地分南北朝为条件同燕王议和,被拒绝。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十三日进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棣开门迎降。燕王进入京城,文武百官纷纷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拥戴下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年号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