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德大佛寺的大雄宝殿

2.大佛殿中供奉的什么佛像?

3.香格里拉之旅

4.富拉尔基区大佛寺有观音菩萨吗

5.什么是大佛寺深井?

龟山公园大佛寺供奉什么佛像_龟山公园大佛寺供奉什么佛

坐落在广州市繁华北京路的大佛寺,是这片区域里保留下来的其中一座古迹。始建于南汉,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如今是广府五大丛林之一。

白天的大佛寺路过的时候,你会觉得它平平无奇,就是一栋普通的建筑。但是到了晚上,灯光打开之后,你会被它的辉煌宏伟所折服。在华灯初上夜幕降临之时,灯火辉煌映衬在百年柚木寺的外表上,给人视觉上带来十分的惊艳,高大的岭南风情建筑加上暖色调的灯光,不少人看过之后都觉得这里跟重庆的洪崖洞有异曲同工之妙,像是现实版的“千与千寻”取景地。

佛寺始建于南汉(公元917-971),名新藏寺,为南汉王刘龑上应天上二十八宿而建。刘龑所建的新藏寺到了宋代的时候,寺庙已经不复存在,到了元代,人们在新藏寺原址上建了一座福田庵,明代时又将庵扩建为龙藏寺。不过,这寺庙也真是多灾多难,清军入广州城时进行了大屠杀,当时被作为官府办公之地的龙藏寺被清军一把火烧掉了。那么,现在的大佛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便要提到一个人:尚可喜。

据说,尚可喜的历史地位可与吴三桂齐名,他攻下广州城后,对广州城进行了屠城,后来甚至还让那些没有被屠杀的广州人对他磕头谢恩。这个人对广州犯下了滔天大罪,虽然他拿下广州城后,被康熙皇帝封为“平南亲王”,但他自知罪孽深重,愧对广州城那些被屠杀的冤魂,也许是为了求得心安吧,就自己掏钱在龙藏寺的原址上又重新修建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就是现在的大佛寺。

平南王尚可喜于康熙二年春重建的大佛寺,仿京师官庙制式,兼具岭南地方风格重建殿宇,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观赏价值,雍正十一年(1733),广州知府刘庶选大佛寺作宣谕之所,于殿前建宣谕亭。同时在大殿两侧建韦驮殿,伽蓝殿以及“佛境”、“禅林“东西两门。此时寺院范围扩大,佛事兴旺,名声远播,成为广府五大丛林之一。

文革后,广州市委市政府批准大佛寺重新开放。1981年广州佛协副会长广明老法师出任住持,并着手重建。经努力,大雄宝殿按原貌修复,三尊大铜佛像亦重铸,各高6米重10吨,海内外游人香客前来参访礼佛与日俱增。

大佛寺内可以进入参观、祈福、拜神,路过的朋友可以免费进拜,为自己和家人祈福。据说里面还有自助素食,品类繁多,用心制作,打破了人们对素食的刻板印象。

大佛寺的名字源于大雄宝殿内供奉的三尊“三世佛”。中间的是如来佛,代表现在;其右手边的是药师佛,代表过去;其左手边者为弥勒佛,代表未来。佛像由黄铜铸造,成于康熙初年,各高六米,重十吨。由于过于庞大,每尊分成五段铸造再焊接而成,每段衔接准确且接缝细小,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工艺。此外,大佛背面还有一座高4米,重5吨的观音像。四尊铜像在文革期间被拆除,后被转往六榕寺供奉。现在的佛像是后来按原样重新铸造。

大佛寺以大佛得名,在广州留下深刻的文化印记。传说清末广州有名为天然居的茶楼,有人出一回文联,上联为: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广州谐趣文人何淡如看过后,作出下联: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时过境迁,天然居早已不存在,但“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这一含有浓厚粤语味的名句却在广州代代流传。

除了积极从事宗教活动,大佛寺创办了广东省内第一家面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佛教图书馆,并在2003年成为广东省中山图书馆的分馆。目前图书馆藏书达到20多万册,10万余种。其馆藏资源以佛教经、律、论及其注解、疏记、教理的书籍为特色,其中有《大藏经》15种,23套,包括《乾隆大藏经》、《高丽大藏经》等。非佛学类图书则以文史艺哲为主。自建成以来,图书馆共接待借阅信众500多万,已成为大佛寺重要的文化名片。

大佛寺还以文化建设为依托,先后办起了念佛堂、儿童经典诵读班、岭南古琴学习班、大佛寺海螺梵乐团、临终助念团、中外佛教交流讨论会、英语佛法讲修班、八关斋戒传授组、高校校外实习基地、读者俱乐部,以及青年禅修班。这些成就虽不是那么具有轰动效应,但它却给当下备受关注的寺院影响带来一丝清风。

■行走在宋、元、明、清、现代层层相叠的北京路路面上,仰望着气派豪华的大佛寺,竭力循迹广州城的沧桑历史。始建于南汉,损于宋,重建于元,扩建于明,毁于清军入城…再建于屠城后…焕新于如今—大佛寺现在这般禅俗相融,物心一共,也是到达了新境界。

无论你是匆匆一游的过客,或是诚心敬意的香客,辉煌的大寺灯火总能让你伫立许久。点一盏祈福油灯,听一刻经卷唱诵,立于大庙之中,逃离繁华片刻却又恍如隔世。直到周边闹市的喧嚣将你拉回人间,此刻发现这便是大隐隐于市的修身之所。

承德大佛寺的大雄宝殿

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三世佛。

三宝佛也称三世佛, 三个佛世界的佛, 中间是裟婆世界的中央现在佛 释迦牟尼佛, 左胁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胁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也称横三世佛。寺庙大雄宝殿所供一般三宝佛,或者华严三圣。

一、三身佛,即清净法身佛(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佛(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佛或应身佛(释迦牟尼佛)。

二、纵三世佛,即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牟尼佛、未来弥勒佛。

三、横三世佛,即西方阿弥陀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或西方阿弥陀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东方阿閦佛。例如,德政禅师所住持的少林禅院大雄宝殿就是供养的西方阿弥陀佛、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

扩展资料:

三世佛是大乘佛教的主要崇拜对象,根据印度哲学,时间和空间是混淆起来的,因此三世佛有纵横之分。横三世佛指东方药师王佛,主管东方琉璃光世界,他有两位胁侍,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

中央现在佛,释迦牟尼,主管中央娑婆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智”文殊菩萨和“大行”普贤菩萨;西方阿弥陀佛,主管西方极乐世界,他有两位胁侍,“大勇”大势至菩萨和“大悲”观世音菩萨。纵三世佛指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

大佛殿中供奉的什么佛像?

位天王殿正北,是前半部二进院落的主体建筑。座基高1.4米,用青石雕砌成须弥座式,殿前设月台,前后各出三阶,月台东西各出一阶。月台及殿基各角设石雕螭首,月台上置大型铜鼎四个(现存鼎座)。大殿面阔七楹,进深五间,中央五间设隔扇,两边尽间装槛窗,殿后中央三间设隔扇,东西四间封实墙。大殿为重檐歇山屋顶,覆绿剪边黄琉璃瓦,殿脊正中置铜镏金舍利塔,下桅为五踩单翘单昂斗拱。上檐正中县:“大雄宝殿”陡匾,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书写,汉文为乾隆御笔。下檐正中悬黑泥金漆匾,乾隆御笔“金轮法界”。殿内供奉主尊竖三世佛,中为现世佛释迦牟尼,西为前世佛迦叶,东为后世佛弥勒。每尊佛像高4.9米,置于高2.9米的石雕须弥座上。像前设供桌三张,上摆七珍八宝五拱,供桌两边设木制镏金塔两座,每座供藏泥漆金佛56尊。东西两侧神台上供木制十八罗汉,山墙上绘十八罗汉壁画。北墙壁画为八大菩萨,从东往西依次是:普贤、文殊、弥勒、金刚手、虚空藏、观世音、地藏王、除垢障。释迦牟尼像顶部高悬“仁佑大千”御匾。三世佛中间抱柱挂巨幅楹联一对,为乾隆皇帝手书。上联“福溥人天阿耨耆开紫塞”,下联“妙涵空有 拥金绳。”外圈立柱楹联两副,一副是“镇留岚气闲庭贮,时落钟声下界闻”。一副是“虚无梵呗空中唱,缥缈天花座上飘。”后檐联是“震亘教宏宣广刹昙霏普资福荫,朔陲功永定新潘鳞集长庆宁居。”大雄宝殿前面东西各置配殿,东配殿面阔五楹,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内供三尊藏传佛教密宗金刚护法神。从左至右依次为:吉祥天母,藏名班达拉母(详见普陀宗乘之庙注释);大天黑,又名六臂护法尊;降阎魔尊,又名能怖金刚、阎罗敌。西配殿与东配殿形制同,内供菩萨3尊,北为文殊骑青狮,中为观音骑朝天,南为普贤骑白象。

香格里拉之旅

大雄宝殿中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有称为大殿的。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

大雄是佛的德号: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是摄伏群魔的意思。因为释迦牟尼佛具足圆觉智慧,能雄镇大千世界,因此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大雄宝殿中除供奉本师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外,有的寺院还会在大殿内供奉三世佛像。

佛像一般有两种组合形式:从时间上讲,为过去世迦叶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末来世弥勒佛,俗称“竖三世佛”或“三时佛”。他们在佛殿的布置是:释迦佛居中,迦叶佛(或燃灯佛)居释迦佛右,弥勒佛居释迦佛左。

从空间上讲,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和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俗称“横三世佛”。他们在佛殿的布置是:释迦佛居中,阿弥陀佛居释迦佛右,药师佛居释迦佛左。

富拉尔基区大佛寺有观音菩萨吗

9月11日,早上八点半,我们从昆明开启了这次香格里拉的自驾之旅。这一趟旅行确实非常适合自驾,不仅出行方便,一路沿途的景色更让人感觉收获颇丰。

?第一天经历了近9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后,我们抵达了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路上几乎都为高速,路况除了在龙蟠,道路较窄、弯道较多外都还算不错。途中还要经过一段214国道,但不算难走,小心驾驶即可。

?一进入香格里拉就路过它独具特色的一座以白色佛塔为中心的转盘。因为开车原因,我只能匆匆一撇,但其中似乎真的供奉着金色的佛造像,现在想来或许从那一刻起,冥冥中就预示着这是一次伴随着高山,佛陀,问心的旅途。

?独克宗古城藏语意为白色石头城,寓意月光城,主要有龟山公园,以及其中的大佛寺和最大的转经筒,而2014年1月11日凌晨1时27分,古城发生了大火,起火原因不明,所以现在看到的古城不少是重建的,尽管如此并没有减少古城的藏域气息,城内蜿蜒的道路,四通八达,唐卡店、藏式手工艺品、酥油茶馆……都显示着这座古城的生命力,独具特色的藏族房屋也很有趣,或许沿街走过只能看见一道小小的门 ,但走进去却别有洞天。我们选择了一家名为转经筒的客栈下榻,他家的房屋都是木质结构,一进门的墙壁上挂着以前老房子上的雕花门梁,皮囊,小院子分为左右两个楼梯分别进入客房和晒台,坐在走廊上,金色的转经筒就在正前方,院子不大,但却有一份窝心的宁静。我们在这里入住的第二天下起了大雨,听着雨水击打在屋檐上的声音,地上石板的声音,水龙头下铁盆的声音,很舒服,整个人大脑好像都放空了,不想在眼花缭乱地扒拉手机上的各种消息,只想定定地看着眼前的转经筒,听着滴答滴答的雨声发发呆。当然木质房子的通病就是隔音效果不太好,但互相在规定的时间内休息问题也不大。

?因为疫情的原因古城里的人很少,时间也仿佛不再被拥挤的人潮带的飞快。早上我们出门都比较早,大概八点多,整个古城的店面,游客大多都还处于睡眠之中,走在阳光散漫半边古城的小路上,能够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清冷的空气浸透心肺,让鼻尖微微发凉,可身体又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极度舒适。独克宗古城的佛塔就像它存在的千年里的每一天,无论这座城池的新旧,无论来往时光、人群的变迁,它都静静地看着,守护着,承载着,也许对于独立的生命太过漫长,但对于它来说不过转眼一瞬。老黄狗在街上寻找这新的一天的早晨,三两个穿着民族服装的中年妇女好像着急地讨论着什么,匆匆从佛塔面前走过,路口的老阿妈拄着拐棍和一位骑着三轮的大叔在满脸笑容的打着招呼,可能是在说着自己家的小孙子吧,因为从那一串抑扬顿挫的方言里我好像听到了“上学”两个字。这就是平凡而充满活力的每一天,此处说道当地的服装那就真的应该是日常的穿着,红色的马甲加深蓝色的围裙,不像舞台上的民族服装那样艳丽但却更贴近生活的朴实无华。

9月12日,我们到了松赞林寺,据说这座寺院的地位在整个藏区都举足轻重,被誉为“小布达拉宫”,又称“归化寺”,过去也是当地处理政务的地方,目前寺院拥有927人。在藏族解说的带领下我们也了解了许多藏传佛教的文化,比如“林”在藏语里其实就暗指“寺”,因为寺多建于林之中;“寺院”其实是“寺”和“院”,一个是祭祀祈福的庙宇,一个是学习的地方;藏族过去只有贵族和寺庙里的窗户才可以画黑色的边框;“康巴”是指战士,但同时也意味着因为身份低下只能用做打战,元代以方言区的不同,开始划分为“卫藏、康巴和安多”三域,且有“法域卫藏、马域安多、人域康巴”之说,通俗地讲,就是“卫藏的宗教、康巴的人、安多的马”,慢慢的也成了一种等级的划分;人与人之间应该从互相问好开始,只有你先向别人问好,别人才会回应你,不然人与人之间只剩下冷漠;世事无常,包括父母的必然离世,也只不过遵循生命的规律,过去燃灯佛,现在释迦摩尼佛,未来弥勒佛,只有“现在”亦是“过去”的“未来”,“未来”的“过去”。关于佛,我一直觉得问佛就是问心,因为心里存在矛盾,在佛前许愿,在佛前低语,不过是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我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我究竟想要什么,我在害怕什么,而佛的箴言则会在某一刻回应自身的迷茫。

松赞林寺有很多乌鸦,在大殿门口盘旋,特别是当有大批量的乌鸦从远山向大殿前的广场飞来时场面不免有些壮观,再加上不知哪里传来厚重的鼓声“咚,咚,咚”,之后又伴随着混远而低沉的号角声,乌鸦不时地叫声,山风吹动窗子上的布帘声,为这所沿山而建的寺院增添了不少威严,神秘与庄重。

下午去了纳帕海和依拉草原,导航时要把目的地选为环湖路,不然容易导航至农民家被收费。环湖路渐晚的时候会有水淹没道路,这时汽车从水面上飞驰而过,溅起了两边的高高的水花,像极了顽劣的孩子开心的踩踏水坑,只为寻求溅起水花的快乐,又像极了飞舞在水面上的蝴蝶。当然如果你的身边还有其他车辆时那大家还是缓慢同行比较好,除非你们都想体验一把激流勇进的刺激。两边的人对这一景象却很开心,他们早已找到一个安全的位置,高高举起手机,就记录下远处飞奔而来的车子溅起的水花。当然想来感受这一段环湖路,首先你得选一辆底盘高的车子,小轿车估计只能望而却步了。我们到纳帕海观景台时,下起了大雨和冰雹,但却并非乌云密布,明媚的太阳似乎在讥讽着这一场大雨的自不量力,不一会儿,云走了,雨停了,周围的松树在这一场大雨洗礼后显得更加翠绿明亮。傍晚,粉色的云霞仿佛快要摸到四周群山的额头,纳帕海上一座座晒草的高架在夕阳的余晖里,面朝同样的方向挺拔,肃穆的站立在水中,在波光点点的水面上倒影着云的从容,山的连绵,高架的坚韧,似乎是对这一天落幕的送别,又似乎在希望着新的一天的到来,如同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生灵的映射,因为不灭的“希望”才能世代相传,略遍沧海桑田。

9月13日 我们开启了梅里雪山之旅,在计划前曾被很多人警告那条路很难走,落石,悬崖,激流,而我们出发前香格里拉又整晚都下着连绵的雨,走与不走,使我们的心情很复杂,但旅店老板表示路不难走,只是9月并非观看梅里雪山的最佳季节,几乎不可能看到日照金山。犹豫的最后,我们还是报着大多数“来都来了,怎么能不去看看”的想法踏上了旅程,一路下来,虽然意料之中没有看到日照金山,但也不虚此行。

路况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虽然确实是弯道和落石地段比较多,同时伴随着连续的长上坡和长下坡,油门、刹车不停切换,但这条路都有护路工人很好的维护,地面上的分隔线亦很清晰,车流也不大,小心些就没太大问题。不得不感慨多亏了筑路工人道路的修建、护路工人日常悉心的付出,,我们这一路才能如此安全舒适的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去梅里雪山的路上能够经过“金沙江大拐弯”,“东竹林寺”等景点,“金沙江大拐弯”门票20元,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部分,它和怒江、澜沧江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发源,然后几乎平行地向南流淌。在这三条河流中,金沙江最靠东边,它本应该和其余两条河流一样一直向南,然而在途径云南境内的石鼓村北时,金沙江突然转折向东,而后又转向北,在只有几千米的距离中,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场面很震撼,是国内四十大景观之一,你永远无法想象大自然会带给你什么样的画卷。

“东竹林寺”我们去的时候正在维修,它的主要看点在大殿里,因为一楼僧人正在诵经,所以无缘得以一见,但主要的宝藏还再二楼、三楼,这里有三座立体坛城,分别是密集金刚、喜乐金刚、大威德金刚的道场,以及一尊高6.8米直通三层的强巴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离这尊大佛更近的原因,总觉得她的造像和以前看到的强巴佛不太一样,殿内还有很多渡母唐卡。

到达梅里雪山飞来寺是下午五点左右,这里真的需要选一家能够拉开窗子就能看到梅里雪山的旅店,并且如果天气好,晚上你还能看到满天星辰下的梅里雪山,这也是我下次想来的一个念想吧。飞来寺的旅程很适合找个地方看着对面的山峰上云朵聚聚散散,山峰若隐若现来发发呆,等到傍晚我们很幸运的看到了一点点山峰,真的很兴奋,因为这个季节来并不报任何看到的希望,同时也能看到太阳照射在山体上的光辉,如果云雾散开,我觉得我们真的能看到日照金山。最后飞来寺这座小寺庙也一定要去看看,里面有清初的壁画,有部分画面有些脱落了,从这你能发现这一路来看到的很多新绘制的壁画大概都有参照这里壁画的元素。

看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真的很需要运气,回来后发现,就在我们离开的第二天、第三天早晚都能看到日照金山,而我们之前看当地天气预报那几天本来是大雨天的,高原上的天气真是无法预测。

9月14日,我们返回香格里拉,一路上经历了大雨,大雾的山路,把车速降了又降。这一天去了巴拉格宗大峡谷,这是一个才开发的景点,但很值得一逛,如果能留足一天的时间就更好了。门票是165元每人,坐在大巴上行走在蜿蜒盘旋的山道上你会被周边高耸的大山所震撼,太美了,而这一条路也太险了。据说这条路是由一名叫斯那定珠的康巴汉子在40岁时不顾阿爸的反对、乡亲的怀疑甚至阻挠下开始修建的,为了通达深山里的故乡——“巴拉村”,历经十年终于在这悬崖削壁上开凿出了一条“天路”,走在这条路上,相信你会为建路者的付出感到钦佩。

据说巴拉村就是《消失的地平线》的原型,1300年前的格萨尔王时代巴塘的斯那多吉土司骁勇善战,称霸一方,是康巴地区令人敬畏的人物。经过大半辈子的征战后,在42岁那一年他突然对拥有的一切失去了兴趣,他想寻找这样一个地方,那里不会让他想到战争,不会想到掠夺,不会为自己膨胀的欲望感到焦虑。于是他的20个部下出发了,用了三年时间踏遍了康巴草原的每一处山川河流。最后,这个巴塘地区显赫的家族消失了,而在巴拉格宗峡谷尽头的雪山脚下却多了一个平静的小村庄--巴拉村。而“巴拉”藏语意指:从巴塘迁徙而来的藏族村,正如佛经中的香巴拉一样,是一片极乐净土,但时代的变迁,一座村子的延续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它将被遗弃在时代的鸿沟之中,成为一潭死水。而这短短三十五公里的路,给这座深山里的村庄,带来了活力的春风。也许有人会说一个古村落的开发将会变得商业化,无法保持原有的古朴,可这样说是不是又有些太过于自私,你需要的纯粹古朴,可能只是站在上帝视角怜悯别人生活的不易,为什么别人不能自己做出改变向你展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万物无常,不可能一尘不变,而可持续的发展,就需要端看人们是如何把握住传统和与时俱进之间的天秤。历史有时就是如此不可思议的相近,一千多年前,巴拉村的祖先在其四十不惑的年纪发现了这片土地,在这里建立了心中的“香巴拉”一千多年后,时移俗易 ,白云苍狗,又是一位巴拉人,在其其四十不惑的年纪,修建了这条天路,为闭塞的村寨开启了一道窗。走在巴拉格宗大峡谷内,我才感受到什么是壁立千仞,虽然这不是三峡,但却似乎能体会到李白所描述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景象,我想如果有机会,还需来这里进行一次深度游也一定是一次奇妙的体验。

另外,给香巴拉做个解释,“香巴拉”概念源于佛教经典《时轮经》。公元前7世纪“香巴拉”就伴随着佛教经典在印度诞生,直到11世纪,藏文经典《大藏经》的《丹珠尔》中才第一次正式记录和描述了香巴拉国。香巴拉译作“苫婆罗”,还有的翻译成“香格里拉”的,本意是“持乐园”也就是充满快乐永恒不变的花园的意思。

按照各类典籍的描述的整理,香巴拉的地形像一朵巨大的八瓣莲花,整朵莲花的外围是连绵的大雪山群,在国家中央莲脐第三层的外围同样是连绵的雪山群。莲瓣与莲瓣之间为雪山河川,全国国土布满美丽的湖泊、池沼、草原、森林和果树。

香巴拉的八瓣莲华之中各有一亿二千万聚落。每一千万聚落各由一位郡王管治,所以共有九十六位郡王。只要佛陀的正法仍然住世,各郡郡王便继续弘扬时轮法门。九十六郡王大多善巧神通咒力,而且各有一柄法杖,他们只要把法杖交予使者,使者即能瞬间到达各地执行郡王的命令。

这九亿六千万聚落的楼房,其形状就像印度式的两层舒适住宅。生于香巴拉国的人,身相美妙端严,生活极为富足丰裕,小富之家也是家财万贯,金玉满堂。此国男士爱带帽子及穿着红色或白色的绵衣,妇女则爱穿绣上美丽图案的白色或蓝色打折衣服。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都把它向往。那里四季常青,那里鸟语花香,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无论是佛经还是探险手记,无论是小说或是影视剧作,无论是深夜故事或是悠扬歌舞,“香巴拉”一词不断被人们传唱,从现实意义渐渐变成了精神意义,“香巴拉”逐渐成为现实世界里人们的精神寄托,我们都需要一片心灵净土。

“香巴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最终还需要问你自己,你觉得它是什么,它就会是什么。

以上解释来源于知乎,马上帮 藏地旅行家《香巴拉是什么》

9月14日我们来到了虎跳峡,因为9月份的雨水量还比较充沛,所以整个虎跳峡的水量很大,气势磅礴,一改印象中长江水安静悠远的模样,它是万里长江第一峡谷。虎跳峡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香格里拉市的哈巴雪山,峡谷垂直高差3900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抬脚,便可腾空越过,来回于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故称虎跳峡。一般旅客游览的是上虎跳峡,而虎跳峡分为上虎跳峡,中虎跳峡,下虎跳峡,如果作为背包客,有三条徒步道路可供选择,是国内最美的十大徒步路线之一。小贴士如果下次再来虎跳峡要带些吃的,这里有好多大尾巴松鼠,而且不知道是不是什么植被在这里很多,我一走下来就不停犯鼻炎,但还是很值得来的。

9月15日从丽江返回昆明,这次一路向西的旅行很充实,而且不知不觉中也会对藏语的学习产生兴趣,以前都不知道藏语居然有弹舌的发音,感觉挺有趣的。

什么是大佛寺深井?

没有。

富拉尔基区大佛寺供奉的主要塑像包括释迦牟尼、无量寿佛、药师琉璃光王佛、弥勒尊佛等,没有提及观音菩萨。大佛寺的建筑和装饰风格也是典型的藏式建筑,没有提到观音菩萨的相关塑像。

早先,在沈阳大南关有一座古庙叫大佛寺。这座大佛寺庙的院落不大,院里有三间正殿,殿内供奉金面佛三尊。在中间那尊金面佛佛座的下边,有一个大石盘。据说,在这佛座下边的石盘底下,有一口不同寻常的深井。关于这口井,还有段传说呢。

相传,在大殿佛座底下的这口井,井口外边露着一条有碗口粗的铁链子。从前,有人曾经拽过这铁链子。刚开始拽,不怎么大费劲儿,稍待一会儿,就拽不动了。要是再使大劲儿拽,就会听见井底下发出“呜呜”的怪声。

有一天,有四五个好信儿的愣小伙子,一起来拽这铁链子。先头,他们觉着没咋费劲儿,就把铁链子拽出来两三丈长。接着,他们怎么拽,也不济事了。他们再拽,就听见井下好像似有猛兽在吼叫。

再隔不大的工夫,井口就冒出了冷森森雾沼沼的黑气,涌出咕嘟咕嘟的黑水来了。那黑水的气味特别难闻,打鼻子地臭,一直钻入五脏六腑,使人浑身打冷战,起鸡皮疙瘩,头发根直发奓。这一下子,他们几个谁也不敢再拽那铁链子了。那被拽上来的铁链子,不用人往里送,它“哗哗”地自个儿又滑回到井里,从此,就很少有人再敢拽这铁链子了。那这口井,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啥说道呢?

传说,这口井是黑海的海眼,井底下有一条黑龙,时常喷吐出黑雾,来往的行人打这里路过,不加小心,躲闪不及,就往往被迷倒,煞是吓人。

大佛寺

后来,不知打哪块儿来了一个瘸和尚,他穿着黑色的袈裟,手持黑禅杖,到这庙里来作法,又把黑禅杖抛到这眼井里。说来也真怪,那禅杖落到井里,不知咋的,就变成了一条铁锁链子,把那条老作祸的黑龙给捆住了。从此,再也看不见井口喷出黑雾了。行人打这儿路过,再也没有出现过什么差错。后尾,在清朝乾隆年间,修这金面佛的佛座时,就把这井口给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