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顺德大良同学聚会去哪里好?

2.佛山名胜古迹介绍

3.普湾锦屏森林公园在哪

4.丹霞山简介

5.佛山名胜古迹

锦岩公园在哪里_锦岩公园烧烤

游玩丹霞山所有景点需要好多钱

丹霞山旅游

行:乘坐汽车到达韶关后,可在韶关汽车站有到丹霞山的中巴(橙色、15元每人,每15分钟一趟,时间大约50分钟,)直到丹霞山的外山门。丹霞山山门到各个景区有两三公里,有免费景区巴士接送。

住:丹霞山旅游已经非常成熟,各种旅馆很多。在丹霞山景区,如果第二天看日出,最好选择在阳元山景区里的农家式酒店和景区里的丹霞山庄(爱情谷)酒店住下,登山及游湖游江看日出日落都很方便。

吃:丹霞山景区里有许多可以吃饭的小饭店,大家可以一家家地看下去,看到觉得可口价格合适就吃,这里菜贵不作特别推荐,总之吃饭在景区里很方便,丰俭由人,不过这里山区的青菜,山坑螺,农家鸡等还可以。

玩:丹霞山目前开放的主要是阳元山景区、丹霞山景区两大景区,丹霞山主景区内还分翔龙湖游览区和锦江游览区,还有竹伐漂流项目,巴寨景区。两天的游程安排会相对轻松些.有七个人一起买门票,也可以享受团购优惠。 。(如登山索道,锦江游船,竹伐漂流都可享受团体优惠).

特别提醒:如果你是在校学生 带学生证可以优惠。

丹霞风景名胜区-韶关丹霞山

广东省丹霞山风景名胜区(AAAA级)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韶关东北侧的仁化县,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丹霞山由红色砂烁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家以丹霞山为名,将这一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这里是世界上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风景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这座山除了以山体呈红色著称以外,还被称为“天然公园”,山中有酷似男性的阳元石和酷似女性的阴元洞,还有双乳石、裸美人等奇石,丹霞山景区、 阳元山景区、 翔龙湖景区和 锦江水上旅游线。

山顶的长老峰是观日出的好地方。

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已开发的旅游区有

交通:韶关有通往华东、华北、西南各大铁路干线的列车停靠,来丹霞山旅游可在韶关站下车,然后到火车站广场转乘旅游车到丹霞山,从韶关到丹霞山只有五十公里,行车时间四十分钟。另外,每15分钟有一趟豪华中巴自韶关火车站开出,运行时间是早上6点至晚上7点,票价10元

丹霞山的景点?

丹霞山风景区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景区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阳元山和阴元山。长老峰上建有一座两层的"御风亭",是观日出的好地方,可容200多人。在亭上可看到周围的僧帽峰、望郎归、蜡烛峰、玉女拦江、云海等胜景。海螺峰顶有"螺顶浮屠",附近有许多相思树。下有海螺岩、大明岩、雪岩、晚秀岩、返照岩、草悬岩等岩洞。宝珠峰有虹桥拥翠、舵石朝曦、龙王泉等景点。阳元与阴元山,两山分别有男人和女人的官样的石头,但是山势峻峭,上去有些难度.

中层景区以别传寺为主要景点,从这里到通天峡,两旁岩石像合掌一般,游人必须小心翼翼,手扶铁索,碎步而上。"幽洞通天"四个苍劲大字刻在石壁上,更增添了这里的险势,使人顿生寒意。但这段陡直的丹梯铁索已加建了稳固的铁栏,扶着上落十分安全。

下层景区主要有锦岩洞天胜景。在天然岩洞内有观音殿,大雄宝殿,在洞中,还可看到马尾泉,鲤鱼跳龙门等风景。这里有一块很著名的"龙鳞片石",随四季的更换而变换颜色。下层景区要钻隧道、穿石隙,较为 *** 。丹霞山下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江两岸景色和摩崖石刻。

丹霞山风景区-丹霞山风景区由哪三大景区组成?

丹霞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 总面积达215平方千米,地跨仁化、曲江两县,由丹霞山、大石山、韶石山 三大景区组成。

丹霞山景区目前是主景区,距韶关市区50千米。 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 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丹霞山又被称为中-“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城南9千米 处,距韶关市区56千米,自然风光集雄、险、秀、幽于一身,为岭南第一奇 山,居广东“四大名山”(丹霞山、罗浮山、西樵山、鼎湖山)之首,是一处 独具特色的风景名山。 丹霞山是红砂岩峰林地带,由红色沙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

方 圆180千米的红色山群似一片红霞,区内到处悬崖峭壁,景色奇特。它以顶 平、身陡、麓缓、岩石 *** 的地 形特点而成为地貌学专用名词 “丹霞地貌”的命名地。

丹霞山山峰四壁由赤壁丹崖 构成,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 生,造型各异,似人似物,似兽 似禽,尤其是在晨昏霞光背景 下,山群更富有结构美感。 赤壁 丹崖上生长有藻类,把丹霞山染 成片片黛青色或暗褐色,干燥的 红崖上藻类更是五颜六色,在蓝天、白云、碧水、绿树的映衬下,和谐中产 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

丹霞山景区分上、中、下三层。下层为锦石岩,天然岩洞中建有佛殿、 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居有比丘尼20多人,洞顶有一石“龙”,“龙鳞”颜色四 季不同,被称为“变色龙”。

中层以别传寺为主要景点,现有僧侣30多人, 香火鼎盛。此外,还有通天峡、丹梯铁索等景致;上层有长老峰、海螺峰和 宝珠峰。

长老峰是远眺奇峰幻景和观看旭日、晚霞的好地方。周围有僧帽峰、 望郎归、玉女投江等胜景。

海螺峰上有“螺顶浮屠”,下有海螺岩、雪岩、草 悬岩等许多岩洞。 宝珠峰有虹桥拥翠、龙皇泉、舵石朝牺等景点。

丹霞山有什么特色景点?

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境内,面积290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景色最美的风景区。1988年以来,丹霞山分别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距广东省韶关市45公里,距仁化县城9公里,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其余三座名山是罗浮山、四樵山、鼎湖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中国红石公园”。丹霞山海拔408米,不算高,但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直指蓝天,无数奇岩美洞,隐藏于山中,景色相当奇丽。因而,有人曾说过这样过誉的话:"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及广东一丹霞"。 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丹霞山风景区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680多座,群峰如林,疏密相生,高下参差,错落有序;山间高峡幽谷,古木葱郁,淡雅清静,风尘不染。锦江秀水纵贯南北,沿途丹山碧水,竹树婆娑,满江风物,一脉柔情。丹霞山风景区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景区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阳元山和阴元山,中层景区以别传寺为主要景点,从这里到通天峡,两旁岩石像合掌一般,游人必须小心翼翼,手扶铁索,碎步而上。下层景区主要有锦岩洞天胜景。在天然岩洞内有观音殿,大雄宝殿,在洞中,还可看到马尾泉,鲤鱼跳龙门等风。这里有一块很著名的"龙鳞片石",随四季的更换而变换颜色。下层景区要钻隧道、穿石隙,较为 *** 。丹霞山下有一条清澈的锦江,环绕于峰林之间,游客可乘舟漫游,欣赏沿江两岸景色和摩崖石刻。

在顺德大良同学聚会去哪里好?

从顺德八景的变迁看顺德变化

顺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自古以来商业发达,文风鼎盛,县区向来有评议“八景”的传统,清代时这项活动的影响力达到了一个 高峰。

追溯

谈到“凤城八景”就不能不提“顺德八景”。而最早一次评“八”是在康熙年间。

当时是什么人评的“顺德八景”,是怎样的一个程序,现在已经无籍可考了。康熙年间评出的“顺德八景”中有三个是在大良境内的,这个数量凤城人应该是满意的,也是符合大良作为中心城(县)区的历史地位的。时间又过去上百年,历史的时针指到了同治年间,凤城人自己评出了“凤城八景”,这八景中,当然包括康熙年间评出的八景中凤城的三个景点:凤岭朝晖、锦岩夜月、云路松风。因此严格地说,这次真正评出的应该是五景。

1.凤岭朝晖

凤城位于古县城城墙的西边。

解放以后,当地政府经常带领干部和群众在凤岭上植树造林,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经营,现在的凤岭已经是郁郁葱葱,满眼翠绿了。随着凤城建设的推进与居民数量的增多,原来凤岭的规模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这就为凤岭公园的建造与扩建埋下了伏笔,建成后的凤岭公园已经是大良一个重要的景点了,现在凤岭公园东面山体的筑墙上镶嵌着铜雕的名字正是“凤岭朝晖”,这大概不仅仅是一个巧合吧。

2.锦岩夜月

凤城之北,有一处名叫“锦岩”的地方,周围车水马龙,一副繁忙的模样,一百余年前这里也曾是大良的一个著名景点。

3.云路松风

很多刚到广东的人都对这里的水松印象很深,凤城八景中就有一处有关水松的“云路松风”。水松是在青云路修建的过程中栽种的。这些水松树在顺德沦陷时期,被砍伐殆尽,青云路也被毁坏。

4. 鹿径榕阴

西山庙附近是一个景点云集之地,除了“凤岭朝晖”便是“鹿径榕阴”。

5. 柳波烟雨

现在的凤城**院附近是大良最为繁华的地段了,而在古代这里则是,瓦房成片。随着历史的推移,当年的烟雨春波早已不存,往昔的阜南门外,如今已是高楼大厦了。

6. 石湖晚望

凤城北门曾经有两处大湖泊,期间有一小山,四周则翠竹葱葱,中间繁华点点,湖水碧澄,景色优美。当年的小渔村,“石湖晚望”一景,现在也变成了繁华的商业区。

7.鉴江竟渡

原县城西南的碧鉴河原称鉴江,即现在的大良河。每年的端午节,各方的龙舟齐聚这里,竞渡河上。每当这时,伏波桥上,两岸水边,人山人海,煞是壮观。解放初,“鉴江竞渡”曾经达到了一个高潮,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渐渐衰落了,每年端午只有数艘龙舟在大良河上比赛。近年,大良河道上由于建了数座低矮的桥梁,龙舟竞渡变渐渐远离了人们,真不知道当年的盛况何时才能重现。

8.桂畔渔歌

现在的桂畔海是一个休闲居住的良好去处,而在清代的时候这里的水面更为宽阔,鱼虾无数,每当日落时,晚归的渔舟停*在岸边,劳作了一天的渔民们欣喜地清点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良北区、新滘一带的河流被堵塞,水流变得缓慢,水面也日渐浅窄,但当时的水产品还是十分丰富,六七十年代还有渔民捕捞鱼虾。

变迁

民国时期,因为县城内外景物、地貌变化甚大,故而有人提议重新评定“凤城八景”,因为“鹿径榕阴”、“柳波烟雨”、“鉴江竞渡”已经没有了往昔的风采因而被删除,重新补充了“红棉碧嶂”、“万松鹤舞”及“茶步生春”。

现在大良北区是高楼林立、别墅成群了,而在民国时期这里则是河水潺潺、桑田广阔,在春光融融之中,清新的气息直扑眉宇。这便是“茶步生春”了。茶步地区随着顺德农业结构的变化,先后由桑田改为蔗地,后来又成为菜园。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凤城城区逐渐扩大,菜园也终于消失了。

在上面对凤城八景的变化可以看出,由于社会的发展,顺德越来越城市化,同时,一些富有顺德特色的事物却要为此而牺牲,昔日的水乡味道在逐渐地消逝,什么桑基鱼塘啊,菜园啊,都难以看到了。想去参观一下吗?就到一些农庄去走一趟吧,原来对于顺德是普通不过的东西,竟然在今天变得那么少,实在有点可怜。不过这对与顺德的农庄经济发展是十分乐观的。

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了舒适富有的生活,从前破破烂烂的小路转眼间成为了宽阔的大道,从前一望无际的菜田,如今成为了数不清的豪宅······我们当然要感激它,只不过,我们要为此付出代价。工业的飞速发展,带来环境的污染;商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的耕地被征收,建起一座座高大的楼房和繁荣的商业区;外来文化的冲击在渐渐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地位在降低等等的负面问题的影响并不小。

可是就这十几年来,顺德的城市的工商业飞速崛起,城市面貌巨大改变,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变化这么大,作为一个顺德人是自豪的。

佛山名胜古迹介绍

我系大良人,初中生的话,建议仲系去ktv比较好,大良ktv有三家比较好,距地分别系:好乐迪(消费相对其它两家都要高,但的确唔错)真金白银同埋嘉信既K王(消费大众化一D,不过无甘好)。如果系多人既话建议仲系玩最低消费包个中房或者大房。

至于唔想去ktv既都可以考虑下烧烤,锦岩公园或者顺峰公园都唔错,本人建议仲系顺峰公园好,环境好好多。

希望你地可以愉快甘聚会。

普湾锦屏森林公园在哪

佛山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以及人造文化游乐景观五彩缤纷、多姿多彩。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佛山祖庙,是集佛山古代的陶塑、木雕、铸造、建筑艺术于一体的殿堂,据传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是供奉道教崇信的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庙,名“北帝庙”。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之所以称为祖庙,据载是因为“历岁久远,且为(佛山)诸庙首”的缘故。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二顺德清晖园和佛山梁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海西樵山,以及古迹市区孔庙、仁寿寺,南海康有为故居,顺德西山庙,顺德李小龙纪念馆 ,三水芦苞胥江祖庙、文塔,高明文昌塔、灵龟塔等,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

提到佛山的旅游,就不得不提起佛山新八景:2004年1月佛山从25个候选景点中,评出了佛山新八景。这新八景分别是:西樵叠翠(南海西樵山)、祖庙圣域(佛山祖庙)、清晖毓秀(顺德清晖园)、古灶薪传(禅城南风古灶)、花海奇观、(顺德花卉世界)、云水荷香(三水荷花世界)、皂幕凌云(高明皂幕山)、南国桃源(南海南国桃园)

佛山其他的主要旅游景点:西樵山 ·三水荷花世界 ·佛山祖庙·南海影视城·佛山市中山公园·顺德西山庙 ·顺德宝林寺 ·佛山梁园 ·庆云洞 ·南国桃园 ·南风古灶 ·刘传纪念馆 ·顺德清晖园·黄飞鸿武馆·仁寿寺 ·南海观音寺 ·三水市森林公园 ·故居 ·南海·大旗头村 ·顺德花卉世界 ·九江璜玑自然保护区·芦苞祖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三水九道谷 ·碧江荫老园·千灯湖 ·蔼雯教育农庄 ·茶景园 ·石湾美术陶瓷厂·顺德碧江金楼 ·顺德均安镇碧桂园高尔夫球场 ·君兰高尔夫球场 ·顺德生态乐园 ·东华里·卡特赛车俱乐部 ·赤松圣境 ·佛山康有为故居·李小龙祖居·三水森林赛车俱乐部 ·锦霞禅院 ·飞霞洞·碧玉洞·龙涛湾森林动感水城·顺德牌坊·顺风公园 ·顺风牌坊 ·黄飞鸿纪念馆·文塔公园·通济桥 ·河宕旧墟遗址 ·顺德长鹿农庄 ·云东海

丹霞山简介

锦屏山森林公园坐落于连云港市海州区境内。其间辖有海州古城、著名的孔望山风景区、桃花涧风景区、石棚山风景区。锦屏山森林公园山体陡峻、绿树葱郁、蜿蜒起伏、宛若木黛,颇有山水画屏之意境。孔望山景区于2004年8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4A级风景名胜区。

这里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杯盘石刻、有秦王朝的东大门遗址、有中国最早的东海神庙遗址、有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汉代圆雕石象、有北齐年间的千年古刹,特别是东汉佛教摩崖造像的发现,取代了敦煌莫高窟“中华母窟”的桂冠。

石棚山景区,为国家3A级风景名胜区,是宋代文学家石曼卿、苏东坡的宦游之地,自古闻名遐迩。石棚山的得名是因为山上有一处天然石棚。

山上满布奇石,佛手岩、天蟾独跃、犀牛斗象等,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景区内除汉糜竺墓、宋石曼卿读书处、明张公去思碑、清锦岩碑林等原有的名胜古迹。该景区地处城郊,资源丰富,是海州“三山一涧一古城”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佛山名胜古迹

丹霞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215平方公里,地跨仁化、曲江两县、由丹霞山、大石山、韶石山三大景区组成。其中韶石山景区距市区仅十多公里。开发较早的丹霞山景区目前是主景区,距韶关市区50公里。它有大小石峰、石堡、石墙、石桥380多座、岩洞36处,由三级绝壁和三级平坎构成三个景观层:下层是锦石岩景观层。这里的石壁五色交错,四时变化,丹霞山“三十六洞”中最大岩洞“锦石岩”就悬挂于临江的百丈峭壁之上。北宋时僧人法去为这里的奇洞妙景所吸引,遂将此地开辟为佛家净土,共建庵堂18座----这便是丹霞山风景建筑的开端。如今,当年的修筑大多不在, 现存的一座尼姑庵,是1981年重修的。这次重修,除修复原有佛象外,还新塑了观音菩萨及其三十二“应 身”(即变化身),其神态各异。赵真诚初先生曾赋诗赞:“抟泥造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该层沿 途还有梦觉关、通天洞、一线天、马尾泉等景点。 中层为别传寺景观层。别传寺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为明末搞清义士、高僧澹归和尚所建,是岭南十大丛林之一。该层的主要景观有杰阁晨钟、松 涧涛风、竹坡烟雨、双池碧荷、鸳鸯树、别有天等。山上摩崖石刻,年代最早且字体最大者为南赵汝耒所书“锦岩”二字,每字大逾五尺;字数最多者为明末李充茂所书《丹霞山记》,全文1344字。从别传寺出来,在二关门后沿铁索攀登上一道几乎是垂直的石级小路,便来到了丹霞山的最上层---山顶景观层。这里不但是观日出的最佳去处,而且还有螺顶浮屠、乳泉春溜、玉台爽气、虹桥拥翠等古今称颂的景观,澹归和尚墓地也建在这里。丹霞山下,有一座狭长形的水库“翔龙湖”。环湖有三岩、六洞、一十八峰、山光水色,十分诱人。

康有为故居

康有为故居在南海丹灶镇银河乡苏村,康有为(1858—1927)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西樵山人,人称康南海先生。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进士,授工部主事,后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实行维新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海外,宣传保皇,反对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胜利后回国,1917年伙同张勋复辟帝制失败,终成为北洋军阀统治时间的政客。1927年3月31日于青岛寓所病逝。康有为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中庸注》《康南海先生诗集》等,著述很多,其故乡苏村中的“涎香书屋”“澹如楼”和“七桧园”是康有为幼年生活和读书处。抗日战争时全部拆毁,1983年将故居修复,辟为“康有为史迹陈列室”,1987年建“康有为纪念馆”,南海县博物馆在此举办“康有为史迹陈列展览”。现纪念馆门前旗杆夹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科康有为中进士时建立的。故居为一厅二廊二房布局,硬山顶建筑,面积81平方米。故居具有历史纪念价值,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华里

东华里在市区福贤路,原名“杨伍街”,以清初聚居此地的杨族和伍族姓氏命名,其后两族相继衰落,房产逐渐转卖与他姓,清乾隆年间改为今名。至嘉、道年间,迁入骆氏家族,该族的骆秉章当时在朝中为协办大学士、四川总督,曾对该里后半段北侧宅第大加修葺改造,屋宇更为规整美观。清末时,华侨富商招雨田家族又迁入该里,招氏为市郊澜石石头乡人,初经商于佛山,后转香港创“广茂泰”洋行,发家成巨富后,将其东华里中段南侧的宅第进一步改建装修,遂成目前之面貌。东华里全长112米,街首闸门楼尚存道光二十三年(1843)的石刻街额,街道宽阔畅顺,花岗石铺砌的路面洁净平整。街内两旁的宅第俨然清代旧貌,因历来是官家富户所居,故无论建筑形式或装修,均极为讲究,门房高大,石砌台阶,门墙多为水磨青砖结砌;室内的厅堂装饰亦不俗,多有木雕屏风、花架及隔扇等高档设置。街之前段为互相毗连的屋宇,其中尚存“伍氏宗祠”、 “招氏宗祠”、 “招雨田祠”及招氏“敬贤堂”等建筑物;街后段两旁各有小巷四条,巷内为宅第后三进的住宅,排列整齐,格式统一,均锅耳式封火山墙,“三间两廊”式平面布局,室内设置除个别略有改动外基本为旧貌。东华里是佛山保存最完好的典型清代街道,是研究佛山地方吏、建筑史以及居住习俗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89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

西樵山一年四季风光各异:春天,漫山的杜鹃与翠榕苍松交相辉映,散发缕缕芳香;夏天,凉风习习,令人神清气爽;秋天,则是满山尽绿,鸟鸣婉转,那绛红色的丹桂花更是香飘数里;冬天,这儿仍温暖如春、生机盎然,异草依然吐翠、奇花仍旧放蕾。而用丹桂花制成的桂花酒饮后香味无穷,沁人肺腑,对神经衰弱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在西樵镇西樵山。西樵山是一座古老的死火山,由于火山的作用,形成岩石最适于人类打制石器。根据历年来对遗址的考古调查及发掘资料表明,是一处分布面积广、石器丰富、延续年代长的采石场和石器加工场遗址。已发现十多处,主要分布在中部铁泉峰锦岩、南蛇岗东南坡、火石迳、富贤村后坡,镇头及佛子庙等地。该文化遗址出土遗物非常丰富,有加工石器用的工具石砧、石锤、琢锤,石器生产工具有石球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锛、石铲等。多为打制石器,成品比例少,多为残次品。石器类型可分为以双肩石器为特征的打制、磨制石器,另一类以小石核石器,石片石器为特征的细石器,以其独特的风格,构成“西樵山文化”。墓葬多发现于贝丘遗址中,已发掘近100多座,仰身直肢葬,以浅穴墓为主,随葬品不多,有拔牙习俗,这类文化遗存,石器以有肩形为主,陶器以夹砂的圜底釜、圈足罐,陶支脚及泥质的圜底罐,折圈足壶,矮足或高足盘、豆等器形为主,有少量彩陶,几何印纹陶发达,纹样达十多种,刻划符号也较多。

鱿鱼岗遗址

鱿鱼岗遗址在西樵镇百西西岸村东南处鱿鱼岗上,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80年全县文物普查时发现,1985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学生与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南海县博物馆联合在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面积13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米,可分四层,贝壳层一般在第三层,发掘发现了柱洞、灰坑及房屋倒塌遗迹,出土原始墓葬36座,无棺木,成年人占多数,也有少量儿童,成年人均高度:女1.55米,男1.57米,均为仰身直肢葬,头向东110°左右,有拔牙习俗,其中在一探方的墓葬中出现叠压现象,入骨架因受贝壳钙质长年累月浸透,部分已被钙化,出土陶器有夹砂陶、泥质陶的釜、罐、豆、盆等及陶纺轮。陶片纹饰丰富,有曲折纹、云雷纹、席纹、篮纹、绳纹等,石器有双肩石斧、石锛、三棱石镞、石环等,骨器有骨镞,骨针等,还有水陆两栖动物遗骨。该遗址对研究我县原始人类生活习俗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鉴于该遗址文化层丰富,发掘工作结束后,南海县博物馆建简易房子把整个考古发掘现场保护起来。1989年6月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涌亭

北涌亭在南海里水镇新联村北涌坊。据传说,建八角亭纯是古代人民“风水”之说所引起,当时里水丰岗乡建了一间“冯法师庙”,庙门对着北涌坊,认为对里水乡的“丁、财、贵”都不利,于是建一亭以克之,由八坊集资建一八角亭以挡煞,每角代表一坊,这才可保无虞,为了获得丰年,乡民乃安奉“禾花娘”神于亭内,每逢农历二月社日,乡民都来祈祷拜祭,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今神像已无存。亭始建年代不详,为平面方形、重檐歇山顶,亭内四根木园柱为主体,柱通至顶层,每面的梁架设三个斗拱架托,构成歇山顶,木柱外为四根六面体花岗石檐柱,檐柱矮,内木柱高,檐柱上每面设五个斗拱架,承托瓦檐,瓦檐外伸一米,四檐角往上翘起,亭上层歇山顶四角,下层檐缘四角,故又名八角亭。亭占地面积64平方米,亭中石檐柱上镌刻“大清咸丰岁次丙辰(1856)本坊重建,里市新利店造石”,主梁上刻“大清光绪岁次癸末(1883)拾贰月吉旦重建”,该亭的建筑形式、结构别具一格,是我省现存亭式建筑中少有的。1978年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燕岩采石遗址

石燕岩采石遗址在西樵镇西樵山狮脑峰东南面,因洞曾盛产石燕得名“石燕岩”,包括“天窗框”、“石屏风”,“石祠堂”等处,石燕岩质多为红色粗面岩,石料最适合建房子之用,西樵山下有村名“石岗圩”,是当年石匠在此采石到山下圩上作贸易场所而得名,西樵附近一带的建筑、舂臼、石柱、夹柱石,均是此种石料。明以前多为露天开采,明以后发展为洞穴开采以斜井掘进采石,天窗格是此种方法开采,洞内人工采石痕迹明显,洞中有开采石料留下的支撑柱,横如列屏, 把洞截分成内外两进,因长年累月开采及天长日久受侵蚀风化渍水成湖,可泛舟内进,形成洞内“水上汽车”、“水底牌坊”、“石屏风”、“石祠堂”、“天窗框”等景观。

佛山祖庙

在佛山历史上曾集神权族权政权于一体,正如庙门一对联云: “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唯我独尊”,可见其显赫一时的重要地位。其庙貌气魄宏大,殿阁巍峨,雄伟壮丽,楼亭叠翠,通透玲珑,独具岭南传统建筑的神韵。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主体建筑沿南北纵轴线排列,由南至北依次为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和庆真楼,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平面布局,紧凑而错落有致,其建筑结构既有民族风格又别具岭南特色,主体建筑的檐柱和地面多用石材,斗拱梁架多式多样,以正殿最为典型,梁架举折平缓,前檐斗拱采用真昂结构,保留着已少见的宋代特点;建于明代的四柱三间三楼式灵应牌坊,是广东现存最雄伟壮观的木石混合结构牌坊,其十二柱构筑形式国内罕见;建于清初的万福台,则是省内仅存的数个古戏台之一。这些具有较高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建筑典型代表,是研究岭南建筑史不可多得的优秀遗例。庙内的各种装饰工艺比比皆是,将建筑物装点得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有屋顶上栩栩如生的琉璃陶塑故事人物瓦脊,别具一格的灰塑,山墙上纤巧细腻的砖雕,各类玲珑剔透的漆金木雕装饰,以及粗犷古拙的石雕等。大多以戏剧剧目、民间故事为题材,运用戏剧舞台的人物造型及其表现形式反映一定的思想内容,有的还带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尤以独具特色的陶塑和木雕最突出,故事题材有“甘露寺”、“天仙配”、“李元霸伏龙驹”、“荆轲刺秦王”、“夜战马超”等,所刻划形态各异的人物共计不下上千,常为游客所津津乐道。这些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无论从设计造型上,艺术性、思想性上,均体现了当地民间工艺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成就。因而,祖庙赢得了国际友人“东方艺术之宫”的美誉。此外,大殿内还保存着铸于明代的2.5吨重北帝铜像,大型的钟、鼎、镜、磬、八宝及兵器仪杖铜铁铸件,以及大型夹苎漆扑神像二十四尊等珍贵文物,无一不是古代名师呕心沥血的结晶。可见祖庙不啻是一座集佛山古代建筑艺术、雕塑装饰和铸造工艺精萃大成的典型古建筑。建国后该庙除本身的多次修缮、在其外围开辟了环境幽雅的大院、并维修了附近的孔庙作为“又一村”景点外,还通过在大院新建展览馆和大型陶塑“双龙壁”、迁建明代砖雕牌坊和清代石雕牌坊、修复原经堂寺大型铁塔等措施,大力改善和美化配套环境,使古庙平添异彩。加上近年来祖庙一带的新城区已改造为佛山的文化中心区,交通便利,面貌焕然一新, 更为进一步发展祖庙的旅游业开创了新局面。目前该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观众量最高时达二百万人次,是海内外闻名遐迩的游览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