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维摩佶菩萨的简介

2.古印度---佛教的资料

维摩佶菩萨的简介

毗舍阇注音-毗舍离游记攻略

维摩诘

维摩诘(诘音乞,参见《乾隆大藏经》),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梵文Vimalakīrti,

音译:维摩罗诘、毗摩罗诘、略称维摩或维摩诘;意译为净名、无垢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

维摩诘是音译,详称为维摩罗诘,或简称维摩,旧译净名,新译无垢称,则为意译。

根据《维摩诘经》记载,维摩居士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家居士相,辅翼佛陀教化,为法身大士。

他是毘舍离城中的一名富商长者,不仅辩才无碍,慈悲方便,而且受到城市居民们的爱戴。

他的妻子貌美,名叫无垢,有一双儿女,子名善思童子,女名月上女,皆具宿世善根。一家四口,平日以法自娱。

善思童子还在襁褓中时,即能与佛及诸大弟子问答妙义。

佛陀曾至毘舍离城,善思童子献花与佛,佛陀为他说法,当下就证得无生法忍。

月上女出生时,不曾啼哭,且能开口道出宿世因缘,由她身上散发出的光明胜于月照,犹如金色,照耀家内。

八岁大时,已长成美妙多姿的童女,引起城内诸大臣、居士、长者、婆罗门及豪门贵族的童男爱慕追求,因而展开一场神通游戏的招亲活动,最后月上女度化了诸童子入佛道,发菩提心。

月上女曾以她的辩才神通,与声闻、菩萨讨论佛法妙义,并蒙佛授记。所以经中描述维摩居士“虽处居家,不着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他奉行菩萨道,为度化声闻二乘人配合文殊菩萨以及本师释迦摩尼佛,运用权巧方便,乃至示现生病,而由佛陀弟子、菩萨及文殊师利菩萨的探病过程,凸显维摩居士悲智双运的菩萨道精神。

他往来于各阶层,经商讲信用,甚至出入各种声色场所,随缘度众,也都是为了要宣扬大乘佛教的教义。

他教导娑婆众生,当下照见心灵净土,创造美好世界;阐说不可思议的解脱法门,强调“烦恼即菩提,不离生死、不证涅盘”的不二法门,提供修行人治病的妙药良方。

扩展资料:

《维摩诘经》

《维摩诘经》由三国吴支谦译出后,即在我国盛行,历代以来多达七种汉译本,目前以鸠摩罗什所译最为流畅,评价最高,流通也最广。

这部经是最长的白话诗,共两万五千言 ;也是一部最佳的剧本,富艺术创作价值。除了文学艺术价值之外,最重要的是,本经已经成为在家居士奉为圭臬的修行宝典。

《维摩诘所说经》(梵文: Vimalakīrtinirde?a-sūtra),简称《维摩诘经》、《维摩经》,或称《不可思议解脱经》、《净名经》,是大乘佛教的佛经。

该经共三卷十四品,以维摩诘居士命名。最通行的版本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它以辩论的方式来详细说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教义上的分别,集中讨论不二论。

古印度---佛教的资料

关 于 佛 教 密 教

在 古 印 度 生 起 时 间 的 异 说

依 一 般 学 者 的 考 证 , 认 为 佛 教 之 密 教 是 七 世 纪 之 后 ,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一 部 份 派 别 , 与 婆 罗 门 教 相 结 合 的 产 物 。

依 圣 密 宗 佛 教 法 性 传 承 的 脉 络 和 祖 师 传 承 的 教 导 , 则 认 为 佛 教 之 密 教 是 大 圣 本 师 佛 、 释 迦 牟 尼 佛 住 世 的 时 代 , 已 有 佛 教 密 法 ( 或 密 教 ) 的 教 导 、 修 习 和 传 承 。

在 古 天 竺 本 师 佛 大 圣 释 迦 牟 尼 佛 祖 住 世 之 时 代 , 正 属 于 外 道 林 立 , 诸 家 学 派 互 相 争 雄 的 时 代 。 而 各 家 学 派 的 修 行 学 说 之 中 , 已 可 以 看 到 密 教 、 密 法 之 存 在 与 屹 立 。

据 老 法 王 的 教 导 , 古 印 的 密 教 、 密 法 , 有 的 已 达 七 千 余 年 的 历 史 , 堪 称 为 渊 源 流 长 。 而 且 , 在 诸 外 道 的 学 术 之 中 , 密 教 、 密 法 、 密 理 、 密 修 占 领 了 古 印 学 派 的 深 部 理 论 与 思 维 层 次 。

古 印 度 的 婆 罗 门 教 、 吠 陀 教 、 印 度 教 、 数 论 派 、 耆 那 教 、 裸 形 教 …… 等 等 都 有 密 教 密 法 的 内 容 及 分 枝 、 分 流 。 密 教 之 学 说 、 理 论 与 实 践 隐 藏 于 诸 家 学 派 之 内 或 者 公 开 称 为 密 教 的 古 奥 教 、 奥 义 教 等 。

显 然 , 这 些 属 于 ” 秘 密 教 ” 性 质 的 教 派 , 都 具 有 其 独 自 的 与 ” 宇 宙 最 高 真 实 ” 交 流 的 方 式 、 方 法 , 有 其 自 身 教 派 的 ” 完 整 ” 意 义 的 形 而 上 的 理 论 。

大 圣 佛 祖 以 ” 战 胜 外 道 ” 诸 学 着 称 。 故 而 , 在 教 法 之 理 论 上 屹 立 : ” 中 观 ” 与 ” 唯 识 ” 两 大 系 圣 教 密 义 , 独 树 一 帜 , 从 而 引 导 诸 密 教 外 道 学 者 皈 依 佛 教 。

本 师 佛 大 圣 释 迦 牟 尼 佛 素 有 降 伏 诸 家 外 道 的 美 誉 。 可 以 想 见 , 诸 家 密 教 外 道 , 来 到 大 圣 佛 祖 驻 锡 的 精 舍 , 祈 求 大 圣 教 导 点 化 , 这 会 受 到 慈 悲 大 圣 的 拒 绝 吗 ?

答 案 是 : 断 然 不 会 。

一 般 而 言 , 已 在 ” 果 地 ” 修 行 , 直 面 宇 宙 真 实 的 密 教 行 者 , 很 难 返 回 到 ” 因 地 ” , 重 做 一 个 ” 开 权 显 实 ” 界 位 的 显 法 行 者 。 质 言 之 , ” 密 教 外 道 ” 需 要 以 密 教 圣 法 去 实 行 对 治 与 降 伏 。

佛 祖 教 化 诸 ” 密 法 ” 外 道 、 ” 秘 密 ” 外 道 、 ” 密 教 ” 外 道 的 方 法 , 就 是 以 最 圣 、 最 真 、 最 高 、 最 无 上 的 究 竟 圆 满 的 佛 教 独 有 的 ” 密 教 ” 、 ” 密 法 ” 来 教 育 这 一 类 已 俱 一 定 ” 证 量 ” 的 外 道 的 求 ” 道 ” 者 。 引 导 这 些 误 入 歧 途 , 不 知 究 竟 的 不 同 根 器 的 众 生 , 从 而 , 引 领 这 些 外 道 步 出 ” 我 ” 、 ” 法 ” 两 执 的 黑 暗 误 区 , 令 他 们 觉 悟 到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 无 上 正 等 正 觉 的 光 明 大 道 。 令 诸 外 道 能 够 真 正 获 得 ” 中 观 ” 正 见 或 ” 唯 识 ” 正 见 规 范 之 下 的 形 而 上 之 宇 宙 最 高 真 实 。

许 多 证 据 证 明 , 大 圣 佛 使 用 ” 金 刚 禅 ” 、 ” 金 刚 乘 ” 、 ” 真 言 乘 ” 诸 法 , 运 转 ” 佛 教 圣 密 法 ” 作 为 降 伏 外 道 ” 诸 密 ” 的 圆 轮 具 足 、 决 断 摧 破 之 圣 教 绝 胜 的 ” 武 器 ” 。

” 密 法 诸 法 诸 宗 ” , 指 佛 教 密 宗 九 乘 次 第 。 ” 佛 教 密 法 ” 的 提 法 是 因 为 古 印 度 佛 住 世 之 时 , 大 圣 佛 授 密 法 而 并 无 公 开 设 施 建 立 密 宗 。 甚 至 , 在 小 乘 圣 者 们 群 居 之 处 , 佛 陀 更 有 反 对 诵 咒 教 导 之 举 。 显 然 , 这 是 一 种 权 宜 方 便 。 因 为 佛 祖 面 对 的 救 渡 对 象 是 小 乘 、 大 乘 、 密 乘 根 器 之 人 群 杂 处 的 社 会 , 故 有 八 万 四 仟 圣 法 对 治 的 需 要 和 方 便 。

而 圣 密 宗 佛 教 密 宗 ” 九 乘 次 第 ” 建 立 , 则 是 为 了 适 应 不 同 根 器 的 缘 密 众 生 、 大 道 心 者 的 修 密 圣 缘 , 从 而 引 领 他 们 晋 入 圣 密 行 者 之 列 。

因 此 , 学 者 们 认 为 : “ 佛 教 之 密 教 , 是 七 世 纪 之 后 才 产 生 。 ” 甚 至 说 : “ 是 印 度 大 乘 佛 教 一 部 分 派 别 , 与 婆 罗 门 教 相 结 合 的 产 物 。 ” 并 不 符 合 实 际 情 况 。

密 教 实 系 大 圣 佛 祖 住 世 之 时 , 已 有 教 习 。 予 谓 不 信 , 诸 君 可 细 察 详 读 《 四 阿 含 》 经 中 , 大 圣 佛 祖 教 导 声 闻 弟 子 持 咒 、 治 病 、 防 蛇 、 解 毒 …… 等 密 教 实 法 , 即 可 证 明 。

大 圣 佛 祖 虽 然 反 对 婆 罗 门 教 持 咒 , 但 反 对 的 是 婆 罗 门 未 达 究 竟 之 肤 浅 密 法 而 已 。

当 然 , 我 们 非 常 欣 赏 和 尊 重 学 者 们 的 研 究 成 果 。 祗 少 , 提 出 歧 见 的 学 者 们 提 出 了 建 设 性 的 意 见 , 提 供 了 可 供 参 考 的 思 路 。

关 于 这 方 面 的 资 料 , 圣 密 宗 佛 教 有 许 多 圣 典 ( 略 ) 可 以 获 得 证 明 。 容 我 们 在 今 后 的 日 子 里 , 同 共 讨 论 、 切 磋 、 学 习 和 研 究 。

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我国古来对印度佛教的认识,是纵体的、是义理的,因限于资料,也欠缺史的整理,所以未能尽如其实际的了解其发展过程。这也充分说明了早期印度的国人对史的概念是很模糊的,没有像我国的国人有写史的习惯,他们只是口口相传而已。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更替,越传神话色彩越浓,这样就使我们很难了解其本来面貌。

近世以来,由于欧美人士对巴利语圣典及梵文圣典的研究、发掘,加上考古学、语原学,及各国史书之有关印度部分的比排、审查、整理,使的混蒙蒙的印度佛教史,已经找出了头绪。在这方面的工作,日本学者已有了相当可观的成绩。

通过前人的研究,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印度佛教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初期佛教;二、部派佛教;三、初期大乘(此时部派亦在流行,且还比较兴盛);四、中期大乘、后期部派(在中期大乘时,后期部派亦在流行);五、后期大乘、密教(后期大乘时,密教开始兴起)。然就此五个时期中的初期佛教来说,此时的佛教是和合一味的;到了部派佛教时期,佛教不再是和合一味的了,而分裂成上座、大众二部,乃至后来分裂成十八部或二十部不等。为什么本来一味的初期佛教会分裂出部派,其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对此,在英国渥德尔先生的《印度佛教史》、吕澄先生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印顺法师的《印度佛教思想史》、圣严法师的《印度佛教史》、圆真法师的《印度佛教发展史》、弘学居士的《部派佛教》等书中,都作了一些简要的说明,但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近代的演培法师也曾写过《部派分裂之动因》一文,他从僧制的民主自由、师承的各自有异、语言的运用不同、时代的趋势所使、区域的文化熏染、观点的不尽相同、传说的纷歧复杂、彼此的习性悬殊、尊古出新的有异、圣典的存有异说等十个方面详细地阐述部派分裂之原因,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分析细致,是一篇十分难得的佳作。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法师、学者,对此问题都作过简要或详细的说明,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今在诸位前贤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造成原本一味的初期佛教发生分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一、对小小戒的看法不同;二、彼此习性、思想的不同;三、语言的不同。笔者主要从此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二、对小小戒的看法不同

据南传佛教史料--《岛史》、《大史》所载,原本一味的初期佛教真正分裂成部派--大众、上座二部,是在佛入灭后一百年左右。此次分裂的原因,是由于佛弟子们对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在认识上有所不同而导致的。据说,那时东方毗舍离的跋耆比丘,违背原有的佛陀在世时所制定的教规,已出现向人乞钱的现象。当时西方摩偷罗的耶舍比丘来到该地后,对此加以反对,彼此发生了争议。耶舍比丘回去反映其事,并约集东西两方的长老们对这一行为作了判决:认为乞钱是犯戒的。当时参加集会的有七百人,为了使佛弟子们对经律的内容有一个统一认识,又用会诵的方式,举行了一次结集--即第二次结集。这次结集就以参加结集的比丘人数命名,称为“七百人结集”。若从结集的地点来称,又可名为“毗舍离结集”。

此次结集,虽因乞钱而起,而具体议论的内容则有十项:

一、 角盐净:为供他日使用,听贮食盐于角器之中。

二、 二指净:即是当日晷之影自日中推移至二指广间时,如未吃饱,仍可更食。

三、 他聚落净:于一聚落食后,亦得更入他聚落摄食。

四、 住处净:即是同一界内的比丘,可不必同一处布萨。

五、 随意净;即于众议处决之时,虽不全部出席,但仍有效,祗要求得他们于事后承诺即可。

六、 所习净:随顺先例。

七、 生和合净:食足后,亦得饮用未经搅拌去脂之牛乳。

八、 饮奢楼疑净:奢楼疑是未发酵或半发酵的椰子汁,得取而饮之。

九、 无缘坐具净:即是缝制坐具,可不用贴边,并随意大小。

十、 金银净:谓得接受金银及许储蓄之。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此十事绝大部分是有关小小戒方面的问题。对此,东方毗舍离的跋耆比丘,以此十事可行,为合法;西方上座耶舍,则以此为不合律制,为非法。第二次结集的目的,即在审查此十事的律制根据。其结果,据各律典的记载,上座代表一致通过,认为十事非法。对此,东方毗舍离的跋耆比丘们大都不服,传说即有东方系的大众别行结集,遂于上座派分裂为二。更值得注意的是毗舍离的国王,亦不满客来的少数上座,而加驱逐。于是,东方系的大众部,西方系的上座部,就此隐然出现了。

以上是就南传佛教史料的记载来说的。若就北传佛教史料而言,关于佛教分裂的记载与南传佛教史料所载则有很大不同。根据《大毗婆沙论》卷九十九及世友的《异部宗轮论》,佛教最初分裂是在释迦牟尼入灭百年后,其原因乃是由于阿罗汉果的资格问题,即所谓的 “大天五事”。大天为印度佛教大众部派的始祖,尝编作一偈,以宣扬其所提倡之五项教义。其偈云:“余所诱无知,犹豫他令人;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此偈所说的五事是:

一、 余所诱:阿罗汉虽已无*欲烦恼,然有漏失不净(遗精、便利、涕唾等)者,乃因恶魔憎嫉佛

法,遂对修善者诱惑破坏所致。

二、 无知:阿罗汉虽依无漏道而修,断尽三界之见思烦恼,然因无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种,阿罗汉仅

断染污无知,尚未断尽不染污之无知,则尚有疑惑存在。

三、 犹豫:疑有“随眠之疑”与“处非处之疑”二种,阿罗汉尚未断尽后者,则虽为独觉圣者,每每

仍有其惑。

四、 他令人:阿罗汉须依他人之记,方知自己为罗汉。如舍利弗、目健连等智慧第一、神通第一

之人,亦须依佛陀之授记,始知自己解脱。

五、 道因声故起:阿罗汉虽已有解脱之乐,然至诚唱念“苦哉”,圣道始可现起;此系因四圣谛之观

苦、空、无常、无我等,即是圣道。

如上五事,大天认为才是真正的佛教,所以说是名真佛教。当时大天的这种观点曾在 “四众”中进行过讨论,为佛教僧团内少数有地位的长老所反对,认为这不符合佛教教义,但多数教徒则支持大天的观点,认为这种观点符合佛教教义。这样,反对大天观点的佛教徒形成上座部,支持大天观点的佛教徒形成大众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