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遗址公园雕塑介绍-元大都遗址公园雕塑
1.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有什么好玩的
2.朝阳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著名建筑?
3.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棠花观赏攻略
4.中国雕塑的原始社会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有什么好玩的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是在元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集历史遗迹保护、市民休闲游憩、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应急避难于一体的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现代城市遗址公园。主要景点有海淀段与朝阳段两大景区,景区内还有不同的观赏区。
主要景点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呈狭长带状,全长9公里,跨朝阳、海淀两区。公园中“蓟门烟树”、“大都建典”、“古垣新韵”、“大都盛典”和“龙泽鱼跃”五大节点把朝阳段和海淀段连接起来,从西到东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发展脉络。
海淀段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海淀区界内的元土城遗址公园建成后有十个景区,分别为:城垣怀古、蓟门烟树、铁骑雄风、蓟草芬菲、银波得月、紫薇入画、大都建典、水关新意、鞍缰盛世、燕云牧歌。
“蓟门烟树”节点是元大都公园最西端起点。该景点在春季风景尤佳,而春季亦是一年的起点,“蓟门烟树”象征了古城北京发展的早期阶段,并以春天的蓬勃朝气寓意城市的美好未来。相传土城是古蓟州遗址,旧有楼馆并废,但门存土阜傍多林木,燕京八景“蓟门烟树”即此。现存乾隆御牌一座,描述“蓟门烟树”的诗词篇章被刻成壁画,增加人文内涵。
“大都建典”与“大都盛典”遥相呼应,再现元大都的建设场景和鼎盛景象。
朝阳段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朝阳段)位于北京中轴路东西两侧及奥林匹克公园南侧,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带状公园。全长4.8公里,宽130米至160米,总占地面积67公顷。包含元城新象、大都鼎盛、龙泽鱼跃三个一级景区,六个二级景区包括: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水街华灯、角楼古韵。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双都巡幸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双都巡幸
“双都巡幸”景区:浮雕墙反映了元帝春秋往返,百官迎送的场面,使广大游客在了解元帝国强盛的同时,又知道了其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特征,以及大都和上都并重的政治统治特点 [8] 。
“四海宾朋”景区:位于中华民族园南侧,此景区反映了元代是个对外开放的国家,礼贤下士,世界各国纷纷前来朝拜、觐见或进行交往的政治特点。景区北侧三个下沉式马面广场上的“清花瓷器”、“箭与盾”、“铜墙铁壁”雕塑反映了元朝艺术、军事等方面的成就。
龙泽鱼跃
“海棠花溪”景区:位于熊猫环岛东侧,经整理修缮和提高而保留下来,景区内种植了西府海棠、贴梗海棠、金星海棠、垂丝海棠等诸多品种的海棠树,是北京城区内最大的海棠林。
“大都鼎盛”景区:位于安定路小关路口东侧。景区内的“大都鼎盛”组雕及总长达80米的大型壁画配以骏马、石羊、木亭等园林小品,再现了元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和杰出成就,表现出粗犷豪迈的草原文化特色,是北京市最大的室外组雕。
“龙泽鱼跃”景区:在公园的最东端,城市轻轨与小月河斜向交会出一块三角地,形似龙头,面积约17000平方米,形成具有郊野风光的自然野趣湿地园,成为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人工湿地。
朝阳区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有什么著名建筑?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的东部,西与东城、崇文、丰台、海淀区相毗邻,北连昌平、顺义,东与通县接壤,南与大兴县相邻,全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城近效区中面积最大的的一个区。全区常住人口136万,流动人口50万。在常住人口中,城市人口为116万,占83.8%,农村人口为20万,占16.2%,区现行行政区划,有20个街道办事处,24个乡。
朝阳区历史久远。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广阳郡,后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将中都路大兴府改为中都路大兴县,明清时属京师顺天府,仍归大兴县管辖。1925年设区,称北京市东郊区,1928年改为北平市东郊区,1958年经院批准改为朝阳区至今。
皇木厂
皇木厂位于朝阳区东距广渠门l000米、北距通惠河200米处。为明代永乐年贮存筑宫殿木材之场,又名神木厂。清代乾隆皇帝曾作《神木谣》,并制成碑。
皇木厂现所存巨木最大者名"樟扁头",树围两丈开外,长4丈余,四周以石栏杆护木。60年代初,巨木残存,扣之有声。70年代初,残木被毁,其他遗物亦失存。1985年7月2日发现埋入地下的《神木谣》碑。
红领巾公园
红领巾公园位于朝阳门外八里庄,1958年建成,占地9.5万平方米,水面20万平方米。地面以儿童游乐场为主,水面各式游船漂荡。
70年代以前,这里湖水清澈,景色秀丽,后因环境污染而破坏严重1989年经清淤治理,才又现往日风貌。1991年5月,这里落成了少年英雄雕塑群像,将中国革命不同历史时期的杰出少年英雄人物的故事,展现在红领巾游客面前,激励当今儿童奋发向上。
北京中华民族园
北京中华民族园,坐落于北京亚运村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西侧,是集中全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工艺制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园地。
民族园占地约45公顷,分南北两园,北园于1994年6月对外开放。北园内建有民族村寨十六个,包括藏族、苗族、彝族、侗族、台湾高山族,朝鲜族、布依族、哈尼族、羌族,傣族,景颇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等景区。南园主要有民族博物馆和雕塑广场等大型设施,以及二十余个民族村寨。全部建筑均用1比1的比例,真实再现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
园内建有国内最大的铸铁雕塑以及仿真的热带榕林、水中溶洞、土林以及盘龙瀑布、阿里山神木、沧源岩画等。
游人在参观民族村寨时,不仅可以欣赏到飞瀑流云、草原篝火、溪水淙淙、牧笛声声,不出京门,览尽华夏名胜。 还可欣赏和参与各民族的歌舞、节庆、生产、习俗。从竞技和技艺等表演活动中,获得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享受。
中国紫檀博物馆
美仑美奂的古典家俱如今也有了自己的博物馆,座落在朝阳区高碑店乡的中国紫檀博物馆,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规模最大、藏品最丰、档次最高的紫檀雕刻艺术博物馆。
由香港富华集团出资2.5亿元兴建的中国紫檀博物馆占地25000平方米,具有浓郁的中国古代宫廷式建筑风格,干余件珍贵木材雕刻而成的宫廷木器艺术精品收藏其中,数百件明清家俱光夺目。这幅长32.4米、宽1.77米的木雕《清明上河图》和高3米的紫檀木雕紫禁城角楼、御花园万春亭、千秋亭模型四件传世佳作,组成了震馆之宝。
长营清真寺
长营清真寺是京郊最大的清真寺,属于朝阳区仅存古建七座清真寺之一,建于明正德年间的。
长营清真寺为二进院落,有垂花门、游廊、花木扶疏、雅洁可喜。大殿进深八间,面阔五间,可容纳二三百名穆斯林做礼拜。近年有增建一女殿,专供女穆斯林礼拜。
庆丰闸
通惠河自东便门大通桥至通州段20公里,中间设闸5处。第二处原名东籍闸,俗称二闸,后改称庆丰闸。位于大北窑东南二闸村,村因闸得名。
自1292年通漕运至民国初年,二闸和三闸间(原名平津闸)一直有船来往,沿岸明清时期为著名风景区。有“北方秦淮河”之称。庆丰闸对通惠河蓄水泄洪、通漕运粮曾起过重要作用。 位于北京市西郊香山植物园内,面积近10万平方米,是京城第一家旱地滑雪场,一年四季都能供人们进行滑雪运动。三条长度、坡度不同的初、中、高级旱雪道适合不同技术水平的游客。雪场可以同时容纳70人进行滑雪。
雪场还配备有考斯特滑道,城市高尔夫,棒球场,空中飞人,儿童乐园等休闲项目,并设置了西式快餐厅、台球酒吧、综合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
河道保留有元代虎皮石河墙及闸门漕。1998年修复庆丰闸遗址,修建汉白玉雕刻拱桥一座,长38米,宽4.4米,高7.8米。拱形结构,栏杆、板柱均用元代建筑模式。桥西南北两岸坡上安置重5 吨的元代镇水兽、石刻青龙和泗马吉祥物。闸区北岸修建仿元代屋脊式艺术壁画,壁画有三部分组成,一为7 米长的“庆丰闸遗址”题字;一为《鸿雪因缘图》中的二闸修契清代古装画;一为7米长的墨玉石刻板,上面汇集了自1293年郭守敬主持兴建通惠河以来,明清时期修建庆丰闸的历史。在遗址旁,还有一通仿元的庆丰闸遗址碑,碑身文字记载了通惠河整治工程、庆丰闸遗址保护工程建成的全部历史。
南下坡清真寺
南下坡清真寺位于朝阳门外南下坡。光绪年间由当地回民集资兴建。正殿有132平方米,南北配殿共68平方米,并附有南北配房。1986年进行了修缮并重新彩绘。
寺内现保存庆亲王奕劻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二月书的“纲维二五”匾额一块。此寺一直为当地回民群众作礼拜之用,也是北京市回民殡葬管理所。并为朝阳区重点保护文物。
日坛
日坛位于朝阳门外东南,明嘉靖九年(1530年)始建,以白石砌成一导方台。坛面原为红色琉璃,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墁砌。现坛台早已无存,只有四周的矮墙完好无缺。日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太阳大明之神的地点,每年春分日出寅时行祭礼,文武百官相随而至,浩浩荡荡。
建国后,这里经过绿化辟为公园,园中有凉亭、喷水池,花木山水,相映成趣。有名的燕京八景之一的“金台夕照”虽已成为传说,但也能即新景而生怀旧之情。落日余晖之下,日坛公园以其古墙新树迎接着远近游人。
元大都土城遗址
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西起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
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是在元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简称土城公园。元大都士城是元太祖忽必烈用18年时间建成。大都士城的城墙共2.8万余米,用土夯筑而成。
马甸附近士城墙高12.5米、宽31米。在黄亭子恢复了"蓟门烟树"景区,并建元代武士雕像。沿墙有小月河,园内多植洋槐、松树,毛白杨和核桃树等树木。德胜门外,有一处名叫土城关的地方,即为元代建德门遗址。
亚运村
亚运村全称为“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运动员村服务中心”。在朝阳区北四环路安慧立交桥西北。是1990年为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而兴建。占地3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
奥林匹克中心有号称“馆”的游泳馆和综合体育馆,两馆外形相似,银灰屋顶、塔筒高耸,给人以奇特脱俗之感,此外,还有现代化的田径场、曲棍球场,体育博物馆和武术研究院及垂钓中心等。
亚运村还建有国际会议中心、五洲大酒店、汇宾大厦、汇园公寓,购物中心,汇珍酒楼、康乐中心和国际小学等,已成为一座集会议、展览、办公、居住、美食、游乐、购物于一体的“城中之城”。
悠久的历史给朝阳大地留下了许多历史古迹,有华北最大的道观东岳庙,京城名胜五坛之一的日坛,北京地区三大古桥之一的八里桥,京杭大运河的入京门户通惠河,汉藏人民友谊的象征西黄寺,元大都现存遗址最长处北土城等等。解放以后,朝阳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新建了一批风格各异的新景点,全国第一座以红领巾命名的公园红领巾公园,北京市10大人工湖之一——美丽的团结湖公园,占地320万平方米的综合性、现代化、多功能的朝阳公园,中外合资的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工艺制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展示基地中华民族园,规模宏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亚运村。这些每年都吸引着数以10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棠花观赏攻略
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是元朝的都城,建造规模非常大,也为北京城市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现在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下面给大家分享详细的攻略。
元大都遗址公园海棠花节时间:
每年的4月--5月份
门票价格:完全免费
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海棠花溪"景区(三号景区)内至"安定生辉"景区(四号景区)
海棠花溪景区
改造后的海棠花溪景区分为西区和东区,西区主要观赏西府海棠、金星海棠、雪球海棠等品种,东区集中展示新优品种,火焰、露易莎、春雪、粉屋顶、粉手帕、凯尔斯、亚当、印第安魔力、道格等28个品种。由于该公园是开放式公园,每年海棠花节的活动期间,游客可以免费在“海棠花溪”景区游览赏花。
海棠花节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4月中上旬也将举办第十八届海棠花节向前来赏花的市民们宣传低碳环保,绿地认建认养、海棠花品种多样性等知识,特别在北美海棠品种种植区新设立图文并茂的海棠文化科普长廊,更好地进行科普宣传,便于游人进行海棠识别与观赏,提升游园品味。
周边景区
双都巡幸景区: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看点之一的“双都巡幸”,位于公园的最西端,也就是健德门桥的东侧。浮雕墙反映了元帝春秋往返,百官迎送的场面,使广大游客在了解元帝国强盛的同时,又知道了其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特征,以及大都和上都并重的政治统治特点。
四海宾朋景区:
位于中华民族园南侧,此景区反映了元代是个对外开放的国家,礼贤下士,世界各国纷纷前来朝拜、觐见或进行交往的政治特点。景区北侧三个下沉式马面广场上的“清花瓷器”、“箭与盾”、“铜墙铁壁”雕塑反映了元朝艺术、军事等方面的成就。
大都鼎盛景区:
位于安定路小关路口东侧,景区内品,再现了元代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特点和杰出成就,表现出粗犷豪迈的草原文化特色,是北京市最大的室外组雕。
龙泽鱼跃景区:
在公园的最东端,城市轻轨与小月河斜向交会出一块三角地,形似龙头,面积约17000平方米,形成具有郊野风光的自然野趣湿地园,成为北京市城区内最大的人工湿地。
地址:朝阳区北土城东路甲100号元大都遗址公园内(近樱花园西街)
自驾车路线:
1)北三环安华桥向北至土城东路右拐(向东)约100米路南即到;
2)北四环安惠桥向南至土城东路右拐(向西)约500米路南即到。
寻花地点:故居
每年四月间,故居里的两株200多岁的海棠树,都会开满粉红色的花。有人说,这两株海棠寄托的是一份相思,但在这样一个幽静的地方细品海棠的精巧,却很是风雅。现在,这儿的海棠已经慢慢绽放了,只等你来一睹芳容。
门票:20元/人
寻花路线:乘13、103、810路什刹海下车
从1998年到现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每年都举办一届海棠花节,将这种雅俗共赏的名花展现给首都市民,已成功举办了14届,为朝阳花节塑造了的新形象,今年即将迎来的是第十五届海棠花节。
元大都海棠花节与北京植物园桃花节、玉渊潭樱花节并称为北京春季的三大花节,公园内5000余株、近28个品种的名贵海棠是北京市海棠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海棠园,现已竞相开放,正在以最美的姿态迎接大家的到来。
说到海棠花品,就不能不提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书中有大量关于海棠花的内容,海棠花无疑也是作者最钟爱的花卉之一。
《红楼梦》用了中国传统的以花喻人的艺术手法,每位主要人物都会有对应的花,海棠花对应的是湘云。
描写湘云最著名的一段在第六十二回,湘云多吃了几杯酒,“醉眠芍药茵”,紧接着的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群芳夜宴占花名,湘云抽到的签面题着“香梦沉酣”四字,正是引自苏轼的咏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而签面画着的海棠花,更是明确了湘云这位睡美人对应的是海棠花。
海棠花小常识:
1、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在园林中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意境,素有"国艳"之誉,历代文人墨客题咏不绝。一代大文豪苏东坡也为之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因此海棠雅号"解语花"。
2、海棠花新品种
随着海棠花节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随着海棠花节游客数量不断的攀升,从安全角度、景观效果、游客需求考虑,2009年公园将海棠花溪景区向东侧延伸,将公园四号景区(安定生辉景区)纳入景区范围内,进一步扩展海棠花溪景区的规模,面积已从原来的9.4万平方米扩大到16.4万平方米。
新建成的海棠花溪景区东区集中展示23个新优品种近两千株,其中露易莎、春雪、粉屋顶、火把、凯尔斯、亚当、丰盛、印第安魔力、道格、王族、雪坠、高原之火、当娜、罗宾逊、红巴伦、钻石、平顶、火焰、草莓果冻、喜洋洋和红丽等品种是从北美引进的新品种;
八棱为国内品种,加上三号景区的西府、金星、贴梗、雪球、垂丝海棠品种,东扩后海棠树品种将达到28种,已成为北京市海棠品种最多、数量最多的海棠园。
温馨提示
目前海棠花最佳赏花时间4月初-4月中下旬
中国雕塑的原始社会
已知最早的雕塑作品是发现于河南省密县沟的一件小型人头陶像,属距今7000余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物。新石器时代的雕塑作品主要是人和各类动物形象,神话传说的龙等神异形象也已出现。这类作品以陶塑居多,也有少量石、玉、牙、骨等材料的雕刻。有圆雕,也有浮雕、线刻。有的是独立的雕塑作品,有的则是附加于器物盖或口沿、肩部的装饰物。这些作品普遍出现于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南北各地古文化遗址之中。人物形象主要有立体的全身像、头像、浮雕人面,以及塑于壶、瓶、罐等容器口部的人头像,以小型作品居多。早期作品形态粗简、夸张,随意捏塑的成分居多。发现于中原和西北地区的一些人头形作品,以捏塑、贴塑和锥刺等手法制作而成,有的并加彩绘,开始了塑绘相结合的传统。眼、口镂空,造成深色阴影,看上去颇有神。有些作品已注意到表现男女性别的明显差异。如同属仰韶文化的甘肃秦安大地湾、寺嘴等地的彩陶瓶口上的人头像面部磨光,或披长发,是少女的脸型;陕西宝鸡北首岭的陶人头则是画了胡须的男子形象。辽宁喀左东山嘴所出红山文化的小型女像,相当准确地表现了孕妇的体态特征,可能是生育神或农神。这些小型人像塑造的动机可能与巫术活动有关。
主要雕塑
动物雕塑大都是小型作品,表现对象是当时人们所豢养的禽、畜和对象,以及神话性质的动物。在长期接触中发展了人的观察和表现能力。有些作品异常生动,如河姆渡文化的陶猪、湖北龙山文化的象、狗、鸟、兽等小陶塑,都能概括而传神地表现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和活动情态。还有一些做成鸟兽形状的容器,可能具有礼器的性质,为商周青铜礼器之滥觞。这类器物既注意实用的功能,又生动地表现了动物的不同神态,艺术性很高。如陕西华县所出的陶鹰鼎,神态猛鸷,造型的体积感很强。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白陶并不表现为具体的动物形象,却能引发欣赏者对于鸡、鹅等动物动态的联想。年代较晚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还出现了很多玉石雕刻的鸟、龟、虎等动物形象作品。神话动物龙的形象已多有发现,并有不同的造型特征。红山文化的玉龙,被认为是由猪神化而形成的。河南濮阳仰韶文化墓葬中所发现的 3组以蚌壳摆塑而成的龙虎图案中的龙与后代龙的形象相当接近。 青铜礼器
商、西周、春秋、战国时代的雕塑作品主要是具有雕塑性质的青铜礼器,以人和动物或神异动物形象铸为器形。在当时的贵族生活中,这类器物具有重要的政治、宗教、礼仪的意义,而不同时代又各具不同的时代特征。商代作品大多富于神秘、威慑的色彩,表现的是神化了的。如湖南出土的人面方鼎上的浮雕人面,虎食人卣、象尊、豕尊。等。西周以后,风格趋于写实,现实的、理性的因素有所增长。出现刖刑奴隶守门鬲、鸭尊、驹尊等作品。春秋、战国时期,转向于繁缛华美,追求装饰性,如山西浑源出土的牺尊。陕西兴平出土的犀尊则表现了高超的写实技巧。犀牛的躯体特征、动态,以及雕塑的体量感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还有一些青铜作品不是礼器而是以人或动物形态制作的器物支架或底座、灯座、车马器等,人与动物的动态得到了更为生动的表现。最成功的作品有河南洛阳金村东周墓所出的各种动态的人型器座、河北平山中山国墓出土的虎噬鹿器座(见彩图虎噬鹿器座(战国)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
代表作品
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所出的6个钟铜人,均作武士装束,有彩绘,为战国时期人物雕塑的代表性作品。
商周时期还有很多玉石、牙、骨等材料雕刻的小型装饰性雕塑作品和陶塑、木雕作品。商代妇好墓出土的865件玉石雕刻中,玉人、玉人头雕刻共有15件,是研究商代社会生活、服饰等问题的珍贵资料。而各种禽、兽、虫、鱼的圆雕与浮雕则十分生动,富有意趣。陕西宝鸡国墓出土的大批玉器是西周玉雕的代表性作品。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商代的陶塑奴隶形象,皆盘发戴枷。甘肃灵台出土的西周时期的玉人和一些青铜器人形器足,作,也属于奴隶形象。春秋以后以俑随葬的风气盛行,主要有陶俑、木俑两类,也有以不同的金属材料制作的。遗存最多的是南方楚国地区的漆绘木俑,以及镇墓兽、鸟兽座屏、虎座飞鸟等,还出现了木根雕的辟邪。
商周时期的大型雕塑作品,有四川广汉县三星堆遗址的青铜人物立像和数十具青铜人头像、人面像。为古代巴蜀文化的遗存,年代相当于中原的殷墟文化早期。 雕塑特点
秦汉时代雕塑艺术空前兴盛。秦统一六国以后,曾收缴天下兵器,聚于咸阳,销毁后铸成12个钟金人,各重千石,最后一个存世近6个世纪,毁于前秦时期,为见于记载的最早的大型金属雕塑。1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以东发现的兵马俑雕塑群,共有7000余件,与、马等大,分置于3个坑中。最大的一个坑总面积约为12600平方米,列置于其间的6000兵马俑以战车、步卒相间排列为长方形军阵。秦俑雕塑群以巨大的体量和数量、群体的组合、气宇轩昂的形象,造成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在人物和车马的塑造上表现出力求模仿生活真实的倾向,发式、服装的很多细节表现得非常具体,军士佩带的兵器用的是实物。塑造的基该方法是模制与手塑相结合,入窑烧制后再加彩绘。
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的格局为西汉以后所承袭,汉代的帝陵没有发掘,已发现的有庞大兵马俑群的汉代大官吏、将军墓葬有陕西咸阳杨家湾的西汉墓,随葬有583件骑兵俑、1800多件步兵俑和100余件舞乐杂役俑,均为模制,着彩。服饰鲜华,重群体的气势,而不追求个性表现。俑身高50厘米左右,规模与气度均不能与秦兵马俑相比(见杨家湾陶俑)。江苏徐州狮子山出土汉初某代楚王墓的随葬俑群形制与之相近而数量更多。甘肃武威雷台东汉末张君将军夫妇墓出土近百件青铜车马仪仗俑,其中的铜奔马,表现一匹飞奔的骏马,一只后蹄踩住一个展翼翔飞的鸟,造型完美,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汉代重视驯养良马,墓葬随葬的马匹雕塑造型多取扬蹄嘶鸣的动势。广西贵县、河北徐水所出土的铜马,甘肃地区出土的木车马,陕西兴平茂陵附近从葬坑出土的鎏金铜马都是汉代马的雕塑造型中的代表性作品。
代表作品
汉代各类材料制作的俑,对于现实生活有了更进一步的反映。如四川出土的陶俑,有农夫、工匠、厨夫、、部曲等各种不同身份和活动特征,其中击鼓说唱俑,动作至为传神。山东济南无影山出土的舞乐杂伎陶俑群,手法自由,神态生动(见无影山陶塑)。一些表现宫廷侍女形象的女俑,表情端庄矜持,其对内在性情的刻画,是前此所未曾有过的。
西汉大型雕刻的代表作是霍去病墓的16件动物石刻。作为将军生前为国立功的战场──祁连山的象征,墓上散置各种现实生活中的野兽和神怪的幻想动物形象,与大自然环境结为一体,充溢着生命力。这些作品雕刻手法异常简练概括,利用了石材的自然形态,略加雕凿,便生动地呈现出不同动物的神态,形式博大、雄浑。其中马踏匈奴石刻具有象征意义和纪念碑的成分(见霍去病墓石刻)。
云南古滇族墓葬出土的战国至秦汉时期,青铜器中的贮贝器盖上,多人物的群像雕塑和透雕扣饰,真实地表现了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的滇人的生活环境和宗教、战争、、乐舞等活动,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其表现牛、虎等动物题材的器物,描写动物之间生死搏斗的铜扣饰,表现的动态令人惊心动魄(见滇人青铜雕塑)。北方草原的东胡、匈奴等民族的青铜扣饰,金、银制品中的动物形象风格较为粗犷剽悍。这些作品成功地表现出动势之美、力之美(见中国北方草原民族铜牌)。 北朝晚期的东、西魏和北齐、北周晚期是雕刻艺术发展中的过渡阶段,历隋、初唐,至高宗、武后以迄玄宗时期(约当7世纪后期至8世纪前期),达到中国雕塑史上的鼎盛期。安史之乱后中衰,会昌五年(845),武宗下令毁寺庙、销铜像,佛教雕塑受到空前毁坏。此后,终唐之世不复有大规模的营造石窟活动。
唐代雕刻艺术的成就,首先表现在石窟艺术方面。一些重要的早期石窟,唐代都续有大规模的开凿。其代表性作品为雕成于高宗、武后时期的龙门石窟奉先寺石刻造像。本尊卢舍那大佛面相庄严、睿智,气度非凡,是唐代盛期强大国势与充满活力与自信的时代精神在雕塑艺术上的反映;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形象各自体现着宗教艺术类型化表现的具体要求,9尊造像之间的组合关系、尺度的权衡、动静的呼应,为适应大型雕像与膜拜者之间距离与观赏角度而在造像身躯比例上所作的调整,以及雕刻手法的流畅、自然,都表现出古代雕刻家斩山造像,创作代雕塑家创造了一系列与时代审美风尚相一致的宗教艺术形象。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出土的与等高的石雕菩萨立像,敦煌莫高窟第159、194等窟的彩塑菩萨像,都女性化了,造型以当时贵族妇女形象为参照,丰颐长目,体态婀娜,缨络遍体,表现出超出了宗教氛围的富贵气息。性格、气质迥异的弟子,神情威猛的天王,筋肉暴突、孔武有力的力士,作现世装束的虔诚供养人,也都是此一时期在宗教人物形象创造上的新发展。
唐代陵墓石刻群的主要部分集中于陕西关中地区,共有19位皇帝的18座陵墓和许多陪葬墓。其中有14座陵因借山势,以增强整体布局的宏大气势,是雕刻群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成功范例(见唐代陵墓石刻)。石刻内容早期诸陵差异较大,乾陵(高宗、武则天合葬陵)以后,逐渐规范化。配置于神道的石刻主要由华表、飞马、朱雀、鞍马及驭者、石人、碑、蕃酋群像、石狮等所组成,在雕刻手法上注重整体的单纯、完整和置于山岗之上的影像效果,以数量上的参差、重复,体量的变化,形成节奏感,作用于谒陵者的心理,在行进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于整个陵区的崇高印象。石刻代表作品有献陵的石犀,昭陵的六骏(见昭陵石刻),顺陵(见顺陵石刻)、乾陵的石狮,庄、泰、建诸陵的石人等。唐代晚期诸陵规模缩小,石刻造型矫饰、平庸,失去早期的恢宏气度。
唐代盛期还曾在都城建造过纪念性雕刻。如武则天在洛阳以铜铁材料铸造的天枢纪念柱,立体部分高达百尺,四周有石狮、麒麟环绕。
俑类作品在隋唐时期也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制作材料有泥、木、瓷、石等多种材料,以黄、褐、蓝、绿等釉色烧制而成的三彩俑数量众多,特别能够代表俑类作品新的塑造水平。在侍女、文吏等形象的塑造上,作者十分热衷于表现人物处于具体情节之中的特殊神态和动作。妇女形象由早期的窈窕转向丰腴,面相圆润,神情恬适、慵懒,长衣曳地,是唐代艺术中表现妇女理想美的典型样式。以佛教天国形象塑造的镇墓俑,神飞扬,动中有静,夸张而有分寸。对于马与骆驼等动物形象,注重描写具体性与生动性,多表现处于精神亢奋状态中的动势(见唐三彩)。此外,在隋唐时期,许多金银器上的锤、镶嵌浮雕纹饰、青铜镜上的花纹,也十分丰富、生动,并常有一些现实生活内容或神话题材的描写。有些纹饰受到波斯等国艺术的影响。隋唐雕塑艺术对周围邻国也有重要影响。
唐代著名雕塑家有杨惠之,以长于塑造具体人物达到传神地步而著称。 五代雕塑作品保存下来的较少,比较重要的有山西平遥镇国寺一组彩塑佛教造像(见镇国寺彩塑),前蜀王建墓的王建像和刻有浮雕伎乐、抬棺神将的石棺(见王建墓雕刻),南唐钦、顺二陵的 190件陶俑(见南唐二陵陶俑)。五代雕塑代表了由晚唐以来过渡时期的艺术风格。
世俗题材和写实风格的发展,在宋代宗教雕塑和墓室雕刻、俑类作品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大足石窟中136窟(心神车窟, 雕于南宋绍兴年间)八菩萨像庄严婉丽,129窟数珠手观音丰姿绰约,同为宋代佛教造像的精品。而宝顶山的父母恩重经变相、地狱变相、牧牛道场等摩崖造像,则充满了生动的人情世态。雕塑家热情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常与宗教教义背道而驰。宋代寺庙金属造像遗存比较重要的有河北正定隆兴寺大悲菩萨铜像,四川峨眉山万年寺普贤菩萨金铜像(见万年寺普贤像),河南登封中岳庙镇库铁人等。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的侍女像(见晋祠圣母殿彩塑),江苏直保圣寺、山东长清灵岩寺、江苏吴县紫金庵的罗汉像,被造成具有内心活动特征,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的宗教形象。一些罗汉像被塑造成睿智、有异禀的哲人形象。此外,福建泉州老君石雕像,是古代重要的大型道教造像。
辽、金两代在北方地区曾开凿石窟,并有不少寺庙造像遗存。辽代的蓟县独乐寺观音像,辽宁义县奉国寺、山西大同下华严寺的菩萨,犹存唐风,但又显示了向匀称、秀美发展的趋向。辽代许多佛塔还有精美的浮雕。
北宋陵墓石刻的主要部分在河南巩县,共有8陵,现存石刻539件,加上陪葬墓石刻,共千余件。自永昌陵以后形成定制,大体沿袭唐陵规范,而内容有较大差异。主要由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角端、鞍马及驭者、虎、羊、蕃使、文武大臣、狮、镇陵将军、宫人组成。宋陵石刻在规模与艺术水平上均逊于唐代,但造型尚严谨。其陵区集中,石刻内容、数量更加规范的特点,对明清两代很有影响(见北宋陵墓石刻)。
宋、辽、金时期的俑数量不多。但墓室内的雕塑、壁画和随葬的俑很有特点。由于宋代日常生活习俗有很大变化,墓内出现大量直接模拟现实、表现起居生活和桌、椅等日用器物的雕刻作品。河南、山西等地还出现很多宋、金、以迄元代表现杂剧演出活动的雕砖(见宋-金-元杂剧雕砖)。 元代以后雕塑艺术成就突出地表宫廷、园林的环境雕塑方面。元大都宫殿建筑已毁,从遗址出土的凤麒麟石雕、走龙栏板等建筑饰件,犹能见出元代雕刻富丽繁缛的特点。元代存世的重要作品居庸关云台浮雕护法天王、十方佛、千佛、券门上的“六具”等石刻(见居庸关云台雕刻),杭州飞来峰密宗石刻等也都表现了共同的时代风格。元代著名的雕塑家有生于尼泊尔的阿尼哥和他的学生刘元。元代还留下有关雕塑史料的著作型石刻的丰富经验,也标志着民族的宗教雕刻艺术的完全成熟。
明、清两代建筑雕刻的精华荟萃于故宫建筑群和天坛(见天坛)、北海、颐和园、圆明园等坛庙、园林。故宫天安门前的华表、石狮,宫廷内主体建筑三大殿白石须弥座上浮雕云龙、云凤的望柱,圆雕的螭首,能燃香的铜龟、鹤等,都对烘托宫殿建筑的庄严、辉煌,增加局部艺术气氛起着重要作用。作为此组建筑有力结束的保和殿后长近17米、宽3米多的下层石雕御路, 浮雕着蟠龙、海水江涯与各种图案,布局宏伟,雕刻精谨,是明清石雕艺术的杰作。建于大同、北京故宫、北海的琉璃九龙照壁,故宫内的鎏金铜龙、凤、麒麟、狮、象等动物雕塑,也各以不同的材、质和丰富多样的造型点缀和调节着宫殿群的气氛。
明清陵墓石刻保存较完整,主要有南京明孝陵石刻、北京明十三陵石刻群,河北遵化的清东陵、易县清西陵多组石刻群。其内容和配置沿袭宋陵而有所发展。清代裕陵等陵地宫内的门、壁、券顶上刻有精细的浮雕佛像和各种图案。两个时代的雕刻风格,明代较浑朴、有力,清代追求精巧而易流于琐细。
宗教雕塑主要为寺庙彩塑和小型的木、石、金铜佛像。明代优秀造像有陕西蓝田水陆庵塑壁,山西平遥双林寺的天王、力士、罗汉、渡海观音等(见平遥双林寺彩塑)。清代小型嘛教金铜佛中也多有精品。
明朝时期玉、石、竹、木、陶瓷、金属、牙、骨等材料制作的工艺美术品和民间建筑、器用装饰中有很多非常优秀的雕塑作品,如福建德化的瓷塑观音等。清末天津张明山的民俗题材和肖像泥塑达到很高的写实水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