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历史沿革

2.大明宫遗址公园占地面积为多少

3.明城墙的简介

明城墙遗址公园简介,明城墙遗址公园介绍

据明黄佐《广东通志》载,当时广州城“周长三千七百九十六丈、高二丈八尺”。有城门、城楼、敌楼、警铺等。“崇祯十三年(1640年)增筑北城,将城墙培高七尺,增厚墙基,并且每隔二十丈置有台阶,以便在城墙上落”。越秀山明代城墙现存总长度为1137米,除镇海楼外,只剩下高度不等的残垣,其他有关建筑已荡然无存。1987年,镇海楼后面连同东、西两侧的城墙已修缮复原,共长180米,雉堞严整,恢复旧观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历史沿革

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域。北京明长城城墙遗址公园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是原北京内城城垣的组成部分。因为其珍贵的历史文化底蕴,国家采取措施极力保护,虽然已饱经沧桑。现在仅存一段墙体。

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损坏,城墙遗址破损严重。并且当地并未对该文化遗址作出合理的保护措施,任由破坏,使得保护工作难上加难,非常棘手。

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的居住需求与古建筑产生的社会矛盾。一直以来,明城墙遗址一直被单位、居民占用。这些居民占用对于明长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由于房屋占地,居民对其进行了非法拆除,使得城墙被毁。有的将城墙打洞改做后山墙,对城墙原貌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大量单位、住户和自由市场的存在,使这遗址区域的环境极为恶劣。市政设施落后,管线引不进,用电困难,污水排不出,空气质量恶劣,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一切都对城墙及遗址产生更为严重的威胁,使得历史文物饱受磨难。

对于明长城的现状,要彻底改变城墙长期遭受破坏的状况,拆除长期影响城墙安全的各种违章建筑等。鉴于对历史文物的保护,以及明长城破坏严重,北京市政府决定修复城墙,加强保护力度。历史文化是国家的瑰宝,需要保护,需要我们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明宫遗址公园占地面积为多少

一直以来,明城墙遗址一直被单位、居民占用。据现场调查,在遗址范围内形成的79个单位中,有20余个单位直接在城墙或基础上建造厂房、车间、建筑面积达3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9栋,500余户职工的住房建在城墙上,有的住房拆除城砖、挖掉城墙夯土;有的将城墙打洞改做后山墙,对城墙原貌造成极大的破坏。由于大量单位、住户和自由市场的存在,使这遗址区域的环境极为恶劣,市政设施落后,管线引不进,污水排不出,房屋低矮、破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这一切都对城墙及遗址产生更为严重的威胁。

腾退工作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从2001年10月开始,对明城墙遗址公园范围内的占用单位进行腾退。铁路部门为保证双节及春运的安全,于2002年3月开始此项工作,此阶段共腾退单位79个(二开关厂正在腾退中)。第二阶段是各责任单位腾退所属住户,由于人口基数大,各责任单位采取分阶段逐批腾退的办法,便于解决腾退中出现的问题,最大程度地保证腾退区域内的社会安定。腾退办公室共腾退居民2612户。其中铁路658户;崇文区1144户;城建524户;市政168户;建工59户,纺织61户,东城2户。腾退资金总计5.08亿元。

随着市政府对占用遗址单位、住户的外迁等整治工作的实施,这一地区的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

彻底解决80多年来形成的单位、住户占用城墙遗址的问题,全部迁出遗址区域内的79个单位,2600余户居民。拆除各类建筑6000余间,共清运渣土垃圾160000吨。

彻底改变了多年来存在的房屋破落、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等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环境,在整治的基础上,环绕城墙遗址栽种了52000平方米的草坪、树木,建成环境优美的城墙遗址公园。

彻底改变城墙长期遭受破坏的状况,拆除长期影响城墙安全的各种违章建筑,为城墙修缮保护工作的进行创造了基本条件。 1、明城墙遗址公园范围内占用单位多,居民住户多。并且分属不同单位,既有中央单位,市属单位,又有区属单位、街道小厂,单位间的情况完全不同。居民的住房性质也千差万别,有房管房、单位自管房、自建有证房、自建无证房、工棚等,总之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很大。

2、明城墙遗址公园范围内,由于历史原因,单位、居民自然聚居、办公、生活,私搭乱建现象严重。市政设施极不完备,生活环境恶劣,污水横流,房屋破败不堪,其处于城市中心区的地理位置,严重破坏市容市貌,严重影响首都形象。遗址腾退工作,不仅是文物保护工作,同时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环境品质,管理水平的务实之举。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有机协调在一起。

3、明城墙遗址单位、居民的搬迁,受次采用“文物腾退”政策,即原产权单位腾退住户。谁搞的建设谁的房,就由谁负责腾退住户。澄清历史遗留问题,明确责任单位,调动责任单位的主观能动性,极大地减少推诿扯皮。文物腾退政策,为文物古迹保护等公益性项目的建设,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4、明城墙腾退范围,是北京城区的中心地带,紧邻北京站铁路交通枢纽。许多居民就住在铁道边。腾退工作中,既要完成腾退任务。又要稳定居民情绪,保障腾退区域的社会安定。在整个腾退过程中,仅有4户提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强制拆迁12户,执法文明,措施严密,善后工作妥善、扎实,基本没有出现过激过火行为。 明城墙是明清北京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老北京的象征,由于历史原因,北京原有的城墙在整体上已不复存在。北京明清城墙遗迹仅余两处,崇文门至东南城角楼一段是现存最长的一段明清城墙,全长1540米,这段城墙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大部分城墙的内城砖、城心夯土均被拆光挖净,有的地段已大面积裸露城心的夯土层,仅存一侧的城墙砖体,也受到相当程度的腐蚀、风化。

在完成明城墙遗址腾退工作后,北京市文物局投资两千多万元对此段城墙进行全面修缮,此次城墙的修缮工程,是以最大限度保护城墙的历史原貌为原则,其修缮方针是保留现状、恢复原貌,维修险情,加固残状,适当复建,使城墙恢复连续的整体,并得以保护。

在拆除遗址上杂乱建设及清运渣土的工程中,施工单位注意维护好现存的城墙残状,不继续加大对城墙的破坏,尽量多地保留已残破的墙体。

在修缮工程中,注重按原状保护好城墙中原有遗迹的历史真实性;总体上采取现状加固的方法,采取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墙的历史信息和原有风貌。

明城墙的简介

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大明宫遗址公园是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

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

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有40余处。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扩展资料:

主要景点:

1、太极宫

其中“大内”就是宫城中的太极宫,是隋朝和初唐时期的皇帝居所和朝会之地。太极宫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面积约1.92平方公里。宫内由南向北分为前朝、后寝和苑囿三块区域。前朝的正殿为太极殿(隋称大兴殿),四周有廊庑围成的巨大宫院,东西两侧建有官署。

2、大明宫

大明宫位于太极宫东北方的龙首塬高地上,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城堡,可俯瞰整座长安城。宫殿建于贞观八年(634年),从唐高宗开始的历代皇帝都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称为“东内”。

3、兴庆宫

兴庆宫位于外郭城的东部,原是唐玄宗早年任临淄王时的藩邸,开元二年(714年)改名为兴庆宫。开元十四年(726年)进行了扩建,合并周围的邸宅和寺院,于十六年(728年)竣工,称为“南内”。天宝十三年(754年)又筑宫墙和城楼,形成了一座小型城堡。

百度百科--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市政府投入文物保护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对明城墙进行了全面修缮。修缮工程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墙的历史原貌为原则,按照保留现状、恢复原貌、维修险情、加固残状、适当复建的做法,使城墙恢复为连续的整体。2003年9月,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一期工程竣工,对外开放。

遗址公园外围是一片沿200米长的带状公共绿地,根据不同功能可分为老北京南城根文化区、现代雕塑公园、东便门角楼市民休闲区、城楼遗址公园纪念林、北京站南出口及广场等五个部分。2003年与北海公园、菖蒲河公园、元大都遗址公园、密云奥林匹克健身园等12个公园被评为北京市第二批精品公园。

以古老的城墙为背景,从西往东,由园林工人精心设计的老树明墙、残垣漫步、古楼新韵、雉堞铺翠等景观一一呈现,其间点缀以朴素自然的菊花、海棠、萱草、马蔺等花卉,移步换景,更增添了古老城墙的魅力。